炸了、炸了、真的又炸了!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 乌克兰波尔塔瓦州格列边卡机车

云景史实记 2025-11-09 11:06:37

炸了、炸了、真的又炸了!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 乌克兰波尔塔瓦州格列边卡机车修理厂遭到俄军小摩托(天竺葵无人机)的猛烈打击 当地人记录到至少 28 架 “天竺葵” 无人机成功击中这家火车修理厂。 可能有人要问,不就是个修火车的厂子吗?值得动用 28 架无人机往死里炸?这话可就说浅了。 格列边卡这地方,早就是俄军盯着的硬茬子,波尔塔瓦州本身就是乌克兰中部的交通枢纽,而这家机车修理厂是方圆几百里唯一能大修重型货运列车的地方。 现在前线打仗,北约援助的军火、粮食、冬装,全靠火车从西部往东部运,那些拉军火的列车跑久了、被炸伤了,都得靠这家厂子修。 之前 8 月份俄军就炸过波尔塔瓦的天然气设施,现在又盯着机车厂打,摆明了就是要断乌军的 “粮草道”。 你想啊,火车坏了没人修,军火运不到前线,士兵手里没枪没弹,还怎么打?这招比直接炸前线阵地还狠。 再说这次炸厂子的 “主角”——“天竺葵” 无人机,咱们都叫它 “小摩托”,这名字可不是白来的。它那二冲程发动机响起来跟摩托车似的,老远就能听见,但你就是拦不住它。 这玩意儿看着简陋,用三合板和民用发动机就能造,成本才一万五到两万美元一架,可本事大得很。 能飞 1800 到 2500 公里,比有些巡航导弹飞得还远,挂的炸药虽说就几十公斤,但威力比得上 155 毫米大炮的炮弹,打厂房、修车库这种固定目标,一下就能炸个大窟窿。 更要命的是它飞得贼低,经常贴着 50 米以下的低空钻,乌克兰的雷达本来就难发现,等看着了也就剩几十秒反应时间,根本来不及拦截。 有人可能不信,这么个 “廉价货” 能有这么大能耐?看看之前的例子就知道了。 今年 5 月哈尔科夫战役,24 架 “天竺葵” 分三波偷袭,先炸电厂引开防空火力,再撒地雷堵路,最后用温压弹封死增援路线,把乌军坦克队炸得炮塔都熔化了,整条街变成了 “火河”。 4 月份更狠,直接端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国际机场的机库,5 架刚改装好的作战飞机瞬间炸成碎片。 这次 28 架集中打一个机车厂,比哈尔科夫那次还多 4 架,显然是算准了这地方的要害,不炸瘫痪绝不罢休。 最让人揪心的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这次几乎成了摆设。按理说这么多无人机突袭,总得拦下来几架吧?可事实是 28 架全中了,这背后的问题太致命。 乌军去年倒是搞了些 Aero Azimuth 浮空器防空系统,号称能拦无人机,可这玩意儿就是个 “样子货”—— 升限才 2000 米,夜间识别距离不到 3 公里,遇上俄军的 “克拉苏哈 - 4” 电子战系统,信号一断就成了睁眼瞎。 今年 5 月基辅郊区就出过这事儿,电子战一干扰,3 架 “天竺葵” 轻松突防炸了变电站。这次格列边卡估计也是一样,防空系统要么被干扰了,要么就是舍不得用昂贵的导弹去拦便宜无人机。 要知道一枚 “毒刺” 导弹就得 80 万美元,打一架 “天竺葵” 等于亏了 40 倍,乌克兰哪有那么多钱这么造? 可能有人会说,炸了再修不就行了?哪有那么容易!现在乌克兰的工业设施早就被炸得七零八落,能修重型机车的厂子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之前利沃夫的冬季物资仓库被炸,60 个士兵葬身火海,那些保暖衣物、帐篷全没了,前线士兵冻得直哆嗦。现在机车厂又被炸,就算想从西方运新设备来修,火车都开不动 。 没有能跑的列车,没有能修列车的厂子,北约援助的军火只能堆在西部边境烂掉。乌军自己都说,现在物资运输延误率高达 400%,前线缺弹少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事儿还得往深了想,俄军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派 28 架无人机突袭,说明他们的情报准得吓人。 格列边卡机车修理厂虽说在后方,但俄军肯定是摸透了它的维修时间表、防空部署,甚至连夜间值班人员的换岗时间都搞清楚了,不然不可能打得这么顺。 就像 9 月份炸利沃夫仓库那样,俄军情报人员早就盯上了,连里面存了多少冬季装备都摸得门儿清,苏 - 34 战机一炸一个准。 这次无人机突袭,说白了就是情报战和技术战的双重胜利,乌克兰在这两方面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再看这 28 架 “天竺葵” 的战果,就不是简单的 “炸了个厂子” 那么简单了。 它意味着乌克兰的后勤补给线又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意味着北约援助的物资要卡在半路上,意味着前线的乌军可能要在缺枪少弹的寒冬里硬扛。 俄军这招 “釜底抽薪” 玩得太绝,用最便宜的武器打最关键的目标,既省钱又致命。 这战争打到这份上,拼的就是后勤,俄军这是摆明了要把乌克兰的后勤掐死在摇篮里,不服都不行!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