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传言! 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在孟买一场论坛上明确表态,不欢迎东方大国的大规模投资。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将全球贸易问题的“根源”之一,指向了印度自身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决策。 有人说:印度拒绝中国投资 中国就应当拒绝印度留学生来华学习或提升申请学习门槛。常言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从2014年“印度制造”战略推出以来,印度就定下目标:到2025年让制造业占比提升至GDP的25%。可如今多年过去,这一比例仅停留在13%左右,距离目标还差了一大截。 为了推动制造业发展,印度砸下数十亿美元推出专项激励计划,结果仅带动了不到10万个就业岗位,投入与回报严重失衡。 耐人寻味的是,印度制造业嘴上对中资保持距离,实际却离不开东方大国的设备和零部件。 2020年边境摩擦后,印度虽加强了中资审批——特斯拉在印建厂获批,比亚迪的投资计划却被暂停,但数据不会说谎:印度电子类产品进口中,来自东方大国的份额仍占相当大比例,暴露了其本土产业链配套能力的短板。 尽管印中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双方高层沟通始终未曾中断。印度国内智库曾提议,将中资投资审查的“外资持股敏感比例”放宽至24%以下,不过这一建议并未被采纳。 问题的核心根本不是“欢迎与否”,而是印度自身的硬伤:电力供应不稳、用地审批繁琐、劳工技能水平不足。 可印度偏偏避开这些关键问题,反而抬高投资门槛,让中资难以进入,最终困住的还是自己的制造业发展。 印度一边喊着“制造业崛起”,一边把能补短板的中资拒之门外,还怪世贸组织?本土配套跟不上、基础条件拖后腿,光靠设门槛搞“排斥”,能把13%的GDP占比冲到25%? 说白了,想要发展却找错了方向,不解决自身硬伤,再高的野心也只是空谈,你们觉得这种“自断后路”的操作能成事儿吗? 印度来华签证 印度技术移民 中企印度 印度外资环境 印度外资困境 印度控告中企 印度遣返中国人

搬砖侠
不欢迎就对✓了。我们也不想帮印度搞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