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无理指责,耿爽微微一笑:那我可就不含蓄了。 在联合国安理会气候与安全公

访云漫说 2025-11-07 19:30:14

面对美国无理指责,耿爽微微一笑:那我可就不含蓄了。 在联合国安理会气候与安全公开辩论会上,美国代表接连两次针对中国发难,先是用某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来暗示。 然后直接点名,说中国碳排放总量全球最高,还说中国靠不正当方式发展经济,造成环境污染,顺便夸美国的环境政策是各国应该学的好样子。 耿爽作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听完这些话后微微一笑,就决定直来直去,不再拐弯抹角地回应。他觉得既然对方这么直接,那自己也得把话说清楚。 这场交流一下子就把会议氛围推向高潮,大家都想看看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中国这边,政策就稳得多。从国家层面就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写进规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运行,覆盖了电力行业,还在逐步扩展到钢铁和水泥等领域。 这不是光说不练,而是实打实的行动。中国还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光伏和风电技术不只用在国内,还通过国际合作帮其他国家降低转型成本。 比方说,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建太阳能电站,提供技术支持,这让大家都能受益。中国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经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主动担当的精神。 两国政策一比,就能看出谁在往前推,谁在拖后腿。 再聊聊气候治理的原则。国际社会早就有共识,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意思是,大家都得努力,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情况不一样,发达国家历史排放多,发展阶段早,应该先多承担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边要保障人民生活改善,一边要减排,平衡起来不容易。但中国没回避,一直在按原则办事。 美国却不太重视这个,总爱用同一标准要求别人,忽略了自己历史责任和资金承诺。比如,2009年发达国家答应每年给发展中国家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到现在还没完全兑现。 这让原则落实起来有差距。中国没搞单边主义,而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绿色项目,帮助别人转型。 这么一看,美国的做法有点双重标准,借气候话题玩地缘游戏,而不是真心解决全球问题。 这些政策和原则的影响,从国内延伸到国际。 美国国内环保管制放松,导致一些行业转型慢,企业竞争力受影响。比方说,在煤炭和石油领域,放宽标准后,污染控制弱了,长远看对公众健康不利。 中国则把绿色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城市里电动公交车越来越多,乡村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工厂转向节能模式。这些变化不只减排,还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往外看,美国退出协定让全球合作受阻,一些小国在会议上支持碳税时,还遇到压力。中国通过分享经验,帮助非洲和亚洲国家建风电场,降低了他们的能源成本。 这说明,气候变化影响所有人,海平面上升或极端天气不会因为一国退出就停下。需要的是大家一起行动,而不是互相指责。 耿爽的回应把这些点都说透了,他强调中国是履行减排承诺最认真的国家,行动效果大家有目共睹。谁在真干事,谁在推责任,国际社会看得很明白。 这场交流提醒大家,气候问题靠合作才能解决,得基于事实对话,而不是搞对抗。希望未来多点这样的直球交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往前走。 信息来源:光明网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访云漫说

访云漫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