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了联合国相关会议的大门,民进党当局气急败坏!11月7日,根据岛内媒体报道,在民进党的代表林薇,因不愿意更换国籍为中国,被联合国世界社会发展峰会拒之门外之后,民进党当局出来回应了。岛内外事部门声称,联合国体系长期拒绝持“中华民国”护照民众进入联合国参访及出席相关会议,这严重“侵犯”台湾民众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人权。 民进党当局最近又在联合国门口碰了一鼻子灰,他们派出的代表林薇想参加联合国世界社会发展峰会,结果因为拿着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所谓“中华民国”护照,直接被拦在了会场外面。 这事儿一出,岛内外事部门立马跳脚,扯着嗓子喊什么“侵犯人权”、“歧视待遇”,还把《联合国宪章》搬出来说事,要求联合国抵抗大陆的“压力”。可明眼人都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新鲜戏码,而是民进党当局每年都要上演几回的“硬闯国际组织”闹剧的最新一集,每次结局都一样——自取其辱。 其实联合国方面的规矩一直明明白白,从来就没变过。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只承认会员国的护照。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根本不是主权国家,它发的所谓“护照”在联合国系统里自然不好使。 像那位林薇代表遇到的情况,几年前就有台湾民众在参观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经历过,工作人员当时就明确告知“台湾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想进去得用中国护照或身份证。 这种操作在联合国体系里是标准流程,根源在于1971年联大第2758号决议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谁在联合国代表中国的问题——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当局的代表早就被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了。 联合国官方文件对台的称谓一直是“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台湾,中国的省),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办公室也强调“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所以,不是联合国现在突然“歧视”台湾民众,而是民进党当局自己一直在装睡,不愿面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个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法理和现实。 民进党当局之所以反复炒作这类事件,背后藏着明显的政治算计。他们最惯用的手法就是搞“悲情宣传”,在国际媒体上买版面、发文章,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指责大陆“打压”,企图骗取国际社会的同情。 更深层的目的,则是想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错误观感,为他们的“台独”图谋铺路。特别是在岛内疫情升温或者选情吃紧的时候,民进党就更爱打“国际空间”牌,转移民众对当局执政不力、民生问题频出的注意力。 说白了,他们真正在意的根本不是台湾民众能不能方便地参加国际会议,而是如何利用这些事件煽动两岸对立,巩固“独派”选票。就连台湾岛内也有不少人看得明白,国民党“立委”陈以信就曾直言,民进党当局很擅长把台湾遭遇的“国际挫折”转化成自己的选举资本,但这种“大内宣”解决不了台湾缺水、缺电、缺疫苗的实际困境。 事实上,台湾地区过去不是没有过参与国际活动的空间。在2009年到2016年国民党马英九当局执政期间,由于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在坚持“一中”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台湾地区得以以“中华台北”名义、观察员身份连续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 但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死活不肯承认“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直接导致台湾地区参与世卫大会等国际活动的特殊安排无法继续。 责任在谁身上,一清二楚。大陆方面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愿意为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活动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坚持“一中”原则,民进党当局既然选择了“台独”分裂的邪路,就等于自己堵死了这条路。 民进党当局和一些外部势力近来还胡搅蛮缠,歪曲联大第2758号决议,声称“决议没处理台湾的代表权问题”,这是彻头彻尾的谬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已经说得很透彻,第2758号决议已经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白纸黑字,不容篡改。 世界上已经有180多个国家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同中国建交,这个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大势,民进党当局每闹一次,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就巩固一分。他们越是折腾,就越显得不识时务,失道寡助。 所以,民进党当局与其每次被拒之门外后气急败坏地甩锅大陆,不如彻底认清现实: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准则,是联合国系统的规矩,不是靠撒泼打滚就能改变的。 挑战联大第2758号决议,就是在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和联合国权威,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注定失败。 如果真为台湾民众着想,就该回到“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来,这才是台湾地区有序参与国际事务的正道。继续“倚外谋独”、玩弄“悲情”戏码,只会把台湾带向更孤立、更危险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