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那边,宣布11月10日起全面停掉非美元金属期权,理由冠冕堂皇,表示仓库里那点

洞察观史 2025-11-07 16:57:53

伦敦那边,宣布11月10日起全面停掉非美元金属期权,理由冠冕堂皇,表示仓库里那点真金白银,可能不够兑付了。 伦敦金属交易所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把 “玩不起就改规则” 写在了脸上。   稍微懂点行的都知道,这借口跟商店说 “货太少所以只卖现金” 一样离谱。   我把其中的细节与缘由都一一说明,以便大家能有更明晰的认知。   LME 是全球金属交易的老大哥,以前虽然说美元是主力,但欧元、日元计价的期权也能做。   现在突然一刀切全停了,等于逼着所有交易商不管愿不愿意,都得用美元结算。   更狠的是永久持仓限制,以前只是行情波动大时临时限制,现在成了铁规矩,大额资金想进场对冲风险都得束手束脚。   所谓 “库存不够兑付” 的理由,根本就是经不住扒。   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就只占 LME 总交易量的比例的3% 左右。   这么点体量,就算真出问题,也远不到 “兑付危机” 的程度。   更有意思的是,这消息刚放出来,就有媒体扒出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刚跟中国达成协议,铁矿石用人民币结算。这么一看,时间点巧合得太刻意了。   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结算里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这才是关键。   2023 年的时候,人民币占比才 5%,到 2025 年已经冲到 25%,照这势头 2026 年突破 40% 都有可能。   中国买家以前用美元买铁矿,光汇兑成本每吨就得多花 8 美元,一年算下来得亏 90 亿美元。   现在如果用人民币通过上海跨境支付系统结算,两小时就能搞定,但是放在以前用美元就要等一整天。   我认识个做铜贸易的朋友,前阵子还跟我吐槽过汇兑风险。   他说以前签合同时美元汇率是 7,等交货付款时跌到 6.8,一笔单子就少赚好几万。   非美元期权本来是他们对冲这种风险的工具,现在 LME 一停,等于断了条重要的后路。   他已经在打听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替代品种了,不少同行都在做两手准备。   LME 这招看似维护市场稳定,实则是就是在给美元霸权加固防线。   金属交易是大宗商品定价的核心,只要牢牢抓着 “必须用美元交易” 的规矩,就算美国自己经济波动,全球都得跟着买单。   可时代早变了,以前大家没的选,现在有了更划算的人民币结算通道,谁还愿意被美元捆着?   就像我家楼下的菜市场,以前只有一家卖肉的能定价,现在新开了一家性价比更高的,老店家就算耍点小手段,大家该换地方还是会换。   有人问这是不是 “货币战争”?倒不如说是规则话语权的争夺。   LME 靠百年积累的信誉坐庄,可坐庄的总想自己说了算。   问题是现在的玩家不一样了,以前是 “你定规则我遵守”,现在是 “我有需求你得改”,这才是变化的本质。   就像小区里的老物业一样,仗着资历老,收费高还服务差,嘴上说 “为了小区稳定”,其实就是不想改。非要等到业主们联合起来提需求的时候,他们才开始调整。   LME 的这波操作,反而暴露了底气不足。   真要是库存够、规则硬,犯不着用这种一刀切的办法。   这就像考试时怕别人超分,不是自己多复习,而是偷偷把别人的参考书收了。   短期可能有点用,长期来看,只会让更多人想办法找新的参考书。   市场的选择从来都是最诚实的。   人民币结算能省成本、提效率,这就是最硬的道理。   LME 今天能停非美元期权,明天拦不住大家把交易转到别的市场。   实力够了,自然有新的平台愿意接招。   就像当年电商刚起来时,实体店也抵制过,可方便实惠的东西,终究会被大家接受。   做事和做交易一个道理,光靠老规矩和小手段留不住人,得真能解决问题才行。   LME 要是真想维护市场,不如好好管管库存透明度,而不是盯着那点非美元交易。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也一样,不管是工作还是理财,别被老观念捆住,跟着 “划算”“靠谱” 的方向走,准没错。 信息来源: 生意社——2025-11-04PriceSeek提醒:LME暂停非美元金属期权交易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