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不摧毁美国霸权,美国为啥不愿与中国决裂?   中美这对“欢喜冤家”,在国

红日观全局 2025-11-07 15:19:50

中国为啥不摧毁美国霸权,美国为啥不愿与中国决裂?   中美这对“欢喜冤家”,在国际舞台上缠斗多年,却始终没有彻底翻脸。一个拥有挑战对方霸权的能力,却没有动手。   另一个将对方视为最大威胁,却始终不敢彻底断交。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其实背后藏着一盘很大的棋。   2025年中国军力基本追平美国,一些领域甚至实现反超。可中国并没有选择“硬刚”,更没有试图掀翻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而美国呢?虽在台面上频频出招,芯片卡脖子、制裁黑名单、关税壁垒一样不少,但拜登政府始终强调“竞争而非对抗”,公开反对“新冷战”。   嘴上说得凶,行动却总留一线,对华脱钩喊了几年,结果2024年中美贸易额不减反增,美国企业在华投资仍热情不减,七成美企明确表示不愿撤离。   这不是“舍不得”,而是“不能舍”。对中国来说,彻底摧毁美国霸权的代价太高,对美国而言,跟中国彻底闹掰,等于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中国制造业世界第一,可产能再强也要有地方卖。2024年,中国货物进口额达到2.6万亿美元,出海通道和全球市场一个都少不了。   而维持这些通道畅通的,恰恰是美国主导下的航运秩序。说到底中国不打算砸了现有秩序的锅,因为锅里还有饭。   而一旦真把美国霸权推倒,全球就不是“翻篇”,而是“翻车”。看看红海危机、苏伊士运河拥堵,供应链说断就断,这种混乱中国不愿碰,美国也玩不起。   再说建立新秩序不是一句话的事。美国霸权不是从天而降,是从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对峙,再加上几百年的殖民体系里一点点拼出来的。   中国无法复制这套旧路,也没打算走这条血路。选择“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套“王道”逻辑,是为了以低成本换高影响,用合作替代冲突。   有些人说中国“太佛系”,其实是有更深的盘算。比如,俄罗斯,这个曾经在中俄边境部署百万大军的邻居,不可能视而不见。   表面上是战略伙伴,骨子里还是得提防。美国霸权虽然不受欢迎,但它至少能在地缘上压住俄罗斯一头。   而美国也不是傻子,它清楚地知道,单凭自己,已经压不住中国升起来的这股劲。但如果能维持现有体系,继续靠美元结算、科技标准、全球金融吸血,还是能捞点实在的。   中美关系就是这么微妙。你不动,我不动;你动,我也不一定跟上。这不是谁怕谁,而是都知道真打起来,大家都得吃亏。   美国的对华政策越来越像“打着灯笼找平衡”:一边制裁华为、中兴,一边又对苹果、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依赖得紧。   =2024年,苹果公司近三成营收来自中国市场,高通更是有超过60%的芯片出口依赖中国工厂。   而中国也清楚,硬脱钩不现实。你卡我芯片,我就搞稀土;你断我设备,我就突破技术封锁。   2025年,中国的稀土量子监控链已经实现全链条溯源,让美企的供应链绕不开中国。不正面冲突,并不代表没反制手段,只是换了种打法。   更棘手的问题还在于美国自己的“盟友圈”也不那么听话了。欧盟早就对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怨声载道,德法企业纷纷反对对华科技脱钩。   美国想拉盟友围堵中国,结果先把自己的朋友逼到墙角。所谓“联盟制华”,更多时候是“喊破嗓子没人跟”。   而在中美你来我往的博弈中,真正被夹在中间的,是日韩、东南亚这些“夹心层”国家。   他们想吃中国市场的红利,又怕得罪美国的安全承诺,左右为难。产业链被两头拉扯,资本市场也跟着晃荡。   但这场游戏,谁都下不了牌桌。中国在慢慢织一张网,美国在不断设一道墙。   一个靠技术突破,一步步蚕食美国的科技垄断;一个靠制度霸权,维持美元和国际规则的话语权。   你拆我一个芯片联盟,我给你建一个“去美元结算系统”;你搞一个“印太经济框架”,我就推进“中亚-中东经济走廊”。   从布局来看中国更像是在“以时间换空间”。2030年如果中国真的达到全球GDP占比23%,再加上逐步整合的产业链、技术体系、结算机制,全球经济中心的天平就会实打实地倾斜。   到时候,美国要么接受现实,坐下来谈个“东半球归你、西半球归我”的新格局;要么继续硬撑,把霸权的成本拉满,最终拖垮自己。   制裁是把双刃剑。2000年到2021年,美国对外制裁数量增长了933%,看上去威风八面,但结果却是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去美元化。   连沙特、印度这些过去铁杆盟友,都开始用人民币和本币结算能源和贸易。   美国的“长臂管辖”越多,别人对它的信任就越少。霸权用得越猛,信用就越薄。最终可能不是中国推倒美国霸权,而是美国自己把自己玩塌了。   中美关系像是一场没有终局的阳谋博弈,谁都知道对方在干什么,也都知道不能越线。   信息来源: 《美芯片巨头高通进博全勤背后:中国销售占66%,担心华为抢市场》——观察者网

0 阅读:0
红日观全局

红日观全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