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买80亿美元俄制装备对抗中国,真当自己是端水大师?   “左手拉着俄罗斯买战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2025-11-06 17:21:42

越南买80亿美元俄制装备对抗中国,真当自己是端水大师?   “左手拉着俄罗斯买战机,右手对着美国开军港,真当大国博弈是菜市场砍价?” 最近越南砸 80 亿美元抢购俄制装备的消息,把这个南海周边的国家推到了风口浪尖。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笔钱花得既冲动又冒险,所谓的 “强军抗中” 更像场自欺欺人的闹剧,至于想在中美俄之间当 “端水大师”,恐怕最后只会把自己浇成落汤鸡。   先说说越南为啥突然大方起来。这些年在南海问题上,越南一直想硬气却硬不起来,根子就出在装备上。目前越南空军的主力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的苏 - 27 和苏 - 30MK2,机龄比不少飞行员的年龄都大。   去年有越南军迷拍过照片,有的苏 - 27 机翼都开始掉漆,雷达开机后跟瞎了一样,连 200 公里外的目标都锁不住。   反观中国南部战区,早就把歼 - 20、歼 - 16 这类 “狠角色” 摆上了货架 —— 官方都证实了,歼 - 20 已经常态化警巡南海,人家隐身战机在天上飞,越南的老飞机可能还没发现就被锁定了,这技术代差简直是自行车跟高铁比速度。   所以越南急着抱俄罗斯大腿,想买苏 - 35 撑场面。俄国人把苏 - 35 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远程雷达能看穿 300 公里,推力矢量发动机能翻着跟头打仗,电子战系统能干扰导弹。   可越南忘了,当年买 6 艘 “基洛” 级潜艇就花了 32 亿美元,差点把国防预算掏空,这次 80 亿美元买飞机,相当于把三年军费的三分之一扔进去。   更难是维护成本 —— 苏 - 35 的发动机每飞 50 小时就得检修,一个零件就得几十万美元,越南自己根本修不了,全得靠俄罗斯专家上门,这哪是买装备,分明是请了群 “金祖宗”。   有人说苏 - 35 能提升越南在南海的防空能力,这话听听就行别当真。中国空军的优势早就不是单一机型了,而是一整套 “天眼 + 铁拳” 的体系。   南部战区现在装了新型高机动雷达,连 “低慢小” 的无人机都能抓得住,更别说苏 - 35 这种非隐身战机了。预警机方面,空警 - 500 能在南海上空盘旋 8 小时,把周边数百公里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   导弹更不用提,歼 - 16 挂的霹雳 - 15 射程超 200 公里,苏 - 35 还没靠近中国岛礁,可能就被导弹 “点名” 了。越南光买几架飞机,就想跟这套体系对抗,纯属拿鸡蛋碰石头。   更好笑的是越南的 “端水算盘”。一边花大价钱跟俄罗斯买武器,一边又把金兰湾这个天然军港敞开给各国军舰用。去年 3 月金兰湾国际新港建成后,日本驱逐舰、法国指挥舰、俄罗斯气象船轮番到访,越南以为这样能在大国间左右逢源,实则是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   对中国来说,苏 - 35 压根构不成威胁,反而暴露了越南的战略焦虑;对美国来说,越南跟俄罗斯走得太近,就是 “战略不可靠” 的代名词 —— 当年美国为了用金兰湾,差点解除对越武器禁运,现在看到越南抱俄国人的大腿,能给它好脸色才怪。   最难的还是俄制装备的供应链问题。现在国际上对俄罗斯军工的制裁没松过,苏 - 35 的核心零件早就供应紧张。当年印度买的苏 - 30MKI,因为零件断供停飞了三分之一,越南的苏 - 35 要是真到了战时,恐怕就是一堆飞不起来的废铁。   退一步说,就算零件能运过来,越南的后勤根本跟不上 —— 苏 - 35 需要专用的恒温机库,南海的高湿高盐环境对机身腐蚀极快,越南现在连像样的维护厂房都没有,买回去也是白白生锈。   说到底,越南这场 80 亿美元的军购,根本不是为了安全,而是场政治赌博。它既想靠俄罗斯的武器在南海刷存在感,又想靠开放金兰湾讨好美国,以为这样就能当 “端水大师”。   可大国博弈从来不是请客吃饭,中国的体系化战力摆在这里,美国的战略猜忌藏在心里,俄罗斯的供应链更是靠不住。最后很可能落得个 “钱花光了,装备废了,两边都得罪了” 的下场。   南海的稳定从来不是靠买几架战机就能维持的,越南要是真聪明,就该放下 “抗中” 的执念,别再做 “端水大师” 的美梦。   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投机取巧的小算盘,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