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思考这几个问题: 补课多少钱一节你能接受? 200?500?1000?甚至更贵? 不用怀疑,这些价格真实存在。但你能接受多少钱一节是你的消费能力。 孩子总的补课费是多少你能接受? 10万?30万?50万?甚至更多? 也不用怀疑,这些花费也真实存在,你往身边鸡娃的家长圈一钻,随便一问,几乎可以打破你原有认知。 那你怎么判断你的投入是值得的? 成绩提升了?提升了多少?在排名上实现了跃迁了吗?跃迁带来的升学优势能实现回报吗? 有家长还孩子初一就开始给孩子报课,上了3年,花了近10万,但成绩基本没变。这样的结果很明显,投入产出比失衡了。很容易判断投资失败。 那如果你也花了10万,孩子提升了30分,排名提升了100名,上了一个不错的高中。你觉得值吗?但如果上了高中之后才发现,孩子厌学了,你还会觉得值吗? 所以,补课的根本逻辑,并不在于家长是否有能力支付高额的补课费,而在于家长是否清晰补课追求的目标。 补课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