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中国的,日本表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中国会面时的一句话,让整个东亚的空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05 17:24:52

台湾是中国的,日本表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中国会面时的一句话,让整个东亚的空气都紧了几分,她明确表示,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将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中的立场,那份联合声明白纸黑字,一目了然,日本明确表达,对中国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立场。 这是东京在乱局中打出的一张“安全牌”——既给自己垫背,也给华盛顿递眼色,更给北京留余地,一石三鸟,算盘打得噼啪响。 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里早就写得明明白白,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立场,还特意强调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规定,而这公告的核心就是落实《开罗宣言》里“台湾归还中国”的内容。 高市早苗把这句老话重提,本质上是给日本自己立了个“合规牌坊”。要知道日本最近动作可不少,又是规划2025年末在九州岛部署射程一千公里的远程导弹,又是成立能直接对接驻日美军的“统合作战司令部”,甚至还制定了所谓“台湾有事”时转移冲绳12万人的避难计划,这些操作早就让外界怀疑它要插手台海。 这会儿搬出联合声明,就是想告诉各方“我没突破底线”,万一真有风吹草动,能立马拿这份声明当挡箭牌,避免自己被直接拖入漩涡,毕竟没人想刚从经济困境里喘口气,又跳进地缘冲突的火坑。 而且日本和美国的同盟关系从来都是“相互利用”,在台海问题上更是把这种默契玩到了极致。 美国一直想把日本打造成“印太遏制链”的重要节点,前阵子美国防长还特意夸日本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目的就是拉着它一起制衡中国。 但日本心里门儿清,跟着美国硬刚中国没好果子吃,去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日本企业因为对华出口受限损失了近百亿日元,这种教训可不算轻。 所以高市早苗既不公开附和“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极端说法,也不否定美日同盟的协同性,而是用“坚持联合声明立场”这种模糊表述来传递信号:我没跟中国彻底闹僵,但也没违背和你的约定。 这种表态刚好踩在华盛顿能接受的底线里,既不用承担直接对抗中国的风险,又能保住美日军事一体化的红利,比如共享情报、联合军演这些实际好处,可谓是把“骑墙艺术”玩得炉火纯青。 关键是给北京留余地这手算计,日本太清楚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里的分量,那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 核心,碰不得也绕不开。 之前日本政府曾抛出过《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说法,还纵容地方议员频繁赴台,结果招来中方强烈抗议,当时中日贸易额单月就下滑了12%,汽车、电子等日本优势产业都受了波及。 有了这前车之鉴,高市早苗自然不敢再冒进。要知道2024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超过3500亿美元,中国还是日本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光是樱桃、大米每年就给日本农民带来几十亿收入,真把关系搞僵了,这些实惠全得泡汤。 所以她特意强调“理解和尊重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就是想给中方释放善意,避免因为台海问题影响经贸、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毕竟在经济复苏压力巨大的当下,没人愿意跟钱过不去。 这种表态背后其实是日本一贯的生存智慧,一边是近在咫尺的中国,一边是远隔重洋的美国,两边都得罪不起,只能用这种“模糊策略”求生存。 就像今年APEC会议期间,高市早苗虽然私下见了台湾当局人员,还在社交平台发了照片,但全程没敢提“官方往来”,更没敢突破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见完面转头就重申联合声明立场,这种操作看似矛盾,实则逻辑清晰:既给了美国“重视盟友关切”的印象,又没让中国抓到实质性把柄,自己还能全身而退。 说到底,日本的表态从来不是什么“坚守原则”,而是精打细算后的利益选择。 喊着遵循联合声明,是为了稳住中国保住经济利益;偶尔搞点小动作,是为了讨好美国维持同盟关系;把姿态摆得暧昧,是为了给自己留足转圜空间。 毕竟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地缘位置特殊的国家,在大国之间走钢丝早就成了生存本能,只不过这次高市早苗的表态,把这种本能里的算计展现得格外直白,让人一眼就能看穿这“一石三鸟”的算盘到底有多响。

0 阅读:0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