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没上单人赛,这事最近议论不少。有人替她可惜,觉得少了个看“水花消失术”的机

采白谈汽车啊 2025-11-04 13:56:41

全红婵没上单人赛,这事最近议论不少。有人替她可惜,觉得少了个看“水花消失术”的机会,但掰开揉碎了看,队里这步棋走得挺实在。 全运会冠军370分,比世锦赛少60分,差不多就是少个完整动作的分。观众席叹气不奇怪——看惯了全红婵那种教科书级的表现,再看水花压得稀碎的动作,难免觉得落差大。但换个角度想,这正是该有的过程。 谁都知道全红婵厉害,14岁拿奥运冠军,天赋摆在那。可队里没把她当“救场工具”,反而按在板凳上,心思藏得深:一来是护着她的膝盖,跳水这项目,年轻时跳太狠,老了全是伤;二来是给后面的小孩腾地方——总不能一直靠一个人撑着,得让更多人敢上场、能顶事。 现在14到16岁那批小姑娘,被教练盯着加练,每天多跳五十次,摔得浑身是淤青也得爬起来。有人说这太严,可跳水这行,哪有不摔就成的?全红婵当年不也是从一次次呛水、动作变形里练出来的? 别总盼着“下一个全红婵”凭空冒出来。跳台最公平,你练够了多少遍,水花就给你多少面子。压不住水花,说明练得还不够;动作变形,就得再摔几十次找感觉。 两年后的赛场,能不能看到新的“水花消失术”?现在说不准。但这群天天泡在跳水池里的小姑娘,摔得越多,将来站在台上的底气就越足。 跳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全红婵的光芒够亮了,现在该让更多人追上来了。毕竟,能撑起一个项目的,从来不是某一个天才,而是一群肯摔、敢拼的年轻人。

0 阅读:2
采白谈汽车啊

采白谈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