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埋头苦干、从不惹事的老实人,为何总是与晋升无缘?这公平吗? 让我们跳出干活的

笑寒评情感生活 2025-11-01 14:56:41

那些埋头苦干、从不惹事的老实人,为何总是与晋升无缘?这公平吗? 让我们跳出干活的思维,回到古代宫廷。皇帝提拔谁?是那个种田种得最好的老农,还是那个能镇守边关、让皇帝睡得着觉的将军? 答案不言而喻。 为什么?因为皇帝的核心需求不是有人把地种了,而是我的江山稳固了。那个将军提供的,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一种叫确定性的稀缺资源。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无法事必躬亲,所以他必须花钱(官职和俸禄)去“购买”那些能替他分忧和消除未知的人。 这就是职场晋升的底层逻辑。 你以为晋升是你勤奋和忠诚的奖品。 错了。晋升的本质,不是对你过去苦劳的回报,而是对你未来能力的风险投资。 你的上级不是你的老师,他没有义务根据你的努力程度打分。你的上级,是你的第一个客户。 想想法务和咨询顾问。客户为什么愿意付高价?不是因为他们打了多少字,写了多少页PPT,而是因为他们提供了专业意见和风险规避方案。 老实人的问题在于,他们习惯于呈现工作量,“你看我加了多少班,干了多少活”。而聪明的人,致力于“交付确定性”。 你的苦劳仅仅是“原材料”,而你应对复杂问题、处理突发状况、管控未知风险的能力,才是那个成品。上级提拔你,就像客户续约,他所购买的是那枚定心丸,你让客户(上级)省心了,他才会让你“升值”。 这种确定性思维,在职场随处可见。 比如汇报工作。老实人汇报:“老板,A方案失败了,B部门卡着我们。”这是在传递焦虑,他看似诚实,实则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又甩回给了老板,老板要你何用? 而晋升候选人会说:“老板,A方案失败了,我复盘了原因,是XX。我启动了B备选方案,目前进度70%,但B部门的资源需要您协调一下,就能确保月底上线。” 后者不仅提供了现状,还提供了归因,以及解决方案和清晰的求助。这从本质上来说,是在替老板管理认知负荷,将原本未知的东西,变成了可知且可控的。 再比如开会。老实人要么沉默,要么只罗列数据。聪明的人,会主动翻译数据背后的结论和建议,引导大家走向一个可控的共识,防止会议失焦。 跨部门协作更是如此。老实人卡住了,只会抱怨他们不配合,而那个能把双方利益翻译成共同语言、主动化解冲突、确保项目落地的人,本质上就是在为整个组织管理失控风险。 职场不是学校,它奖励的不是努力,而是杠杆价值,而价值的最高形态,不是把事情做对,而是为组织提供稀缺的确定性。 所以,老实人升职难的本质是什么? 是他们一直在用体力的逻辑,去回应一个需要脑力和心力的评估体系。他们误把顺从当能力,把交付工作量当交付价值。他们是组织里最重的资产,搬运起来(提拔)太费劲。 反过来看,那些能够很好提供确定性的人,他们主动地承接了上级的焦虑,是组织中的润滑剂与稳定器。 在职场晋升中,它所看重的并非是最顺从的执行者,而是在那不确定的迷雾之中,最能兜底的定心丸。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山海谣

山海谣

2
2025-11-02 09:15

学习

猜你喜欢

笑寒评情感生活

笑寒评情感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