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毛阿敏演唱会结束后,她请工作人员吃饭,刚吃了会儿,她就说:“你们快点吃,吃不完我要打包了”,工作人员不敢吃了,以为她要打包有什么重要的事,后来,知道原因,让大家哭笑不得。 大明星请客吃饭本是美事一桩,可毛阿敏这顿饭却吃出了戏剧性。席间她突然说要打包剩菜,工作人员们立马紧张起来,以为有什么急事。谁知真相揭晓后,众人哭笑不得。这位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她的节俭习惯从何而来,又坚持到了什么程度? 毛阿敏1963年3月出生在上海杨浦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和两个哥哥都在工厂上班,一家五口全靠固定工资过日子。虽说饿不着,但也谈不上富裕。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从小就懂得钱来之不易,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对唱歌有天赋的她,父母节衣缩食供她上声乐班,这份恩情她一直记在心里。 早年她当过纺织女工,后来凭借歌唱天赋进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1985年发行首张专辑正式出道,1986年在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中获得通俗唱法第三名。1987年她拿着《绿叶对根的情意》去南斯拉夫参加国际音乐节,获得表演三等奖,成为首位在国际流行歌曲大赛中获奖的中国流行歌手。 真正让她火起来的是1988年央视春晚上的那首《思念》。穿着黄色长裙站在舞台上,那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唱进了千家万户。一夜之间,毛阿敏红遍全国,商演邀约接到手软。在那个年代,一场演出能拿到好几万块钱,这可是普通人好几年的工资。1991年她演唱电视剧《渴望》主题曲,地位更加稳固。 成名之后的毛阿敏收入不菲,早就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可奇怪的是,她身上那股子节俭劲儿却一点没变。有一回演唱会结束,她请工作人员吃饭,大家都挺高兴。可饭吃到一半,她突然来了一句:大家快点吃啊,吃不完我要打包了。这话把在场的人都弄懵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急事,一时间都不敢再动筷子。 毛阿敏看大家表情不对,赶紧解释:别误会啊,我就是觉得剩这么多菜扔了可惜,打包回去明天还能吃。听完这话,工作人员们才恍然大悟,又好笑又感动。堂堂大明星,一场演出赚的钱够普通人花大半年,居然还惦记着打包剩菜。这份朴实,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她身上不算少见。出差住酒店时,她会把客房里提供的小瓶洗发水、沐浴露、牙刷牙膏全部收起来带回家。有一次助理整理她的行李箱,发现里面攒了将近四十套这样的洗漱用品。她倒是理直气壮:反正是酒店免费提供的,不拿白不拿,拿回去慢慢用也不浪费。 这种节俭作风,连嫁给商界大佬解直锟之后都没改。丈夫习惯了体面的生活,看不惯她在生活细节上这么”抠门”,两人还为此闹过矛盾。不过冷静下来,解直锟也能理解,毕竟妻子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这习惯改不了也没必要改。 外界对毛阿敏的节俭评价不一。有人说她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值得学习;也有人觉得她身为公众人物,这样做太小家子气。面对各种声音,毛阿敏从来不辩解,更不会因此改变自己。她就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公益慈善方面出手大方,2002年被授予”爱心大使”称号,多年来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还带动丈夫一起做慈善。这样的对比让人明白,她的节俭不是吝啬,而是一种珍惜资源、反对浪费的生活态度。 2021年12月18日,解直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1岁。这个消息震惊各界,外界纷纷猜测巨额遗产如何处置。毛阿敏和一双儿女陷入悲痛,但生活还得继续。 如今的毛阿敏已经是娱乐圈的资深前辈。她的代表作《思念》《渴望》《绿叶对根的情意》等歌曲传唱至今,成为几代人的共同回忆。舞台上她端庄优雅,生活中却保持着最朴实的本色。那份几十年如一日的节俭作风,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反而显得格外珍贵。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真正的富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懂得珍惜每一份资源。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毛阿敏的节俭显得有些”另类”。但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品质吗?你怎么看待明星的节俭习惯?是觉得值得学习,还是认为过于夸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用户10xxx24
毛阿敏唱歌确实好听,有实力,节俭是60后的通病,因为不管她现在多富有,她也看不惯浪费的坏习惯
笑而不语德不孤必有邻
毛阿敏才是妥妥滴歌唱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