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突发惊魂事件:10月26日凌晨,一名男性外籍学生徒手攀爬女生宿舍

笔尖下说法 2025-10-29 19:35:32

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突发惊魂事件:10月26日凌晨,一名男性外籍学生徒手攀爬女生宿舍二楼潜入室内,对一名女生实施猥亵。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将其刑事拘留,学校于10月29日通报已作出开除学籍处理,目前涉事宿舍已加装防护铁丝网。但事件暴露出的校园安防漏洞、校方初期"捂盖子"操作,以及留学生管理争议,仍引发全网热议。本文结合法律条文解析处置依据,梳理网友核心诉求,探讨高校安全与公平管理的底线问题。 一、凌晨惊魂!徒手爬楼的"不速之客"与校方的反常操作 10月25日凌晨的三峡大学校园,本该是最安静的时刻,南苑女生宿舍却被一声呼救打破。一名外籍留学生竟然徒手攀爬二楼防盗网,潜入宿舍试图对一名女生实施猥亵。万幸的是,女生奋力反抗并大声呼救,才把对方吓跑,随后宿管阿姨立即报了警。 可接下来学校的操作,比事件本身更让学生心寒。有学生爆料,事发后相关宿舍的微信群直接被校方解散,还要求学生不准讨论此事,学校官方账号的评论区也悄悄关闭了。直到10月29日,距离事发已经过去4天,在舆论发酵后,学校才迟迟发布通报,承认外籍学生猥亵事实,宣布其被刑拘和开除学籍。 更讽刺的是,在"捂盖子"的同时,学校倒是先给宿舍二楼加装了带电防护铁丝网。有学生吐槽:"早把安防做到位,何至于出这种事?现在装网像亡羊补牢,可我们的安全感补得回来吗?" 二、法律不看国籍!刑拘开除背后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 外籍身份不是"护身符",猥亵必担刑责 有人问"外国人犯法会不会特殊对待?"答案是绝对不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只要在我国境内犯罪,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适用我国法律。 此次警方直接对涉事留学生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说明其行为已经涉嫌刑事犯罪,而非简单的治安违法。即使最终因"未遂"等情节从轻处罚,刑拘记录和犯罪前科也会终身留下,而且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外国人犯罪后还可能被附加驱逐出境,一旦被驱逐,10年内不得再入境。 2. 学校开除学籍,于法于规都必须 学校作出的开除学籍处理,完全符合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学生实施猥亵、性骚扰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的行为,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 从法律责任来讲,学校不仅有处分权,更有安全保障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义务。此次事件中,留学生能轻易攀爬进入宿舍,暴露出学校在宿舍安防、夜间巡逻等方面存在明显失职,如果女生因此遭受人身或精神损害,还可以向学校主张民事赔偿。 3. 校方"捂盖子"涉嫌违法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初期解散微信群、禁止讨论的行为,已经涉嫌侵犯学生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虽主要针对中小学生,但高校同样有义务保障学生的安全知情权,发生校园安全事件后,应当及时、准确地向学生和家长通报情况,而非隐瞒压制。 三、网友吵翻了:重点不是处理结果,是"早该避免"! 事件冲上热搜后,网友的愤怒集中在三个点上,评论区几乎一边倒: - 痛批校方失职:"4天不回应,先封嘴再补网,这操作太下头!" "留学生公寓和女生宿舍就隔一条马路,安防居然这么松?副校长巡逻看不见,宿管夜里不查岗?" 还有人翻出旧账:"之前就有高校留学生扰民、违规,学校都软处理,是不是早习惯'捂盖子'了?" - 质疑"超国民待遇":"网传留学生住双人公寓,拿高额补贴,本校学生挤四六人寝,资源差距这么大,管理却没跟上?" "追求国际化指标可以,但不能拿本校学生的安全当赌注!" 有网友直言:"一视同仁才是真的国际化,搞特殊化只会引火烧身。" - 呼吁彻底追责:"开除学籍、刑拘是应该的,但后续呢?女生的心理创伤谁来管?学校安防到底怎么整改?" "别光说'以此为鉴',得把整改措施一条条列出来,接受监督!" 也有理性网友补充:"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大多数留学生是来好好读书的,但坏的必须严惩。关键是学校要一碗水端平,安全防线要筑牢。" 结论:安防补网易,信任补漏难!这事儿该止于此吗? 现在涉事留学生被刑拘、遭开除,宿舍也装上了防护网,表面看事情有了"结果",但网友的疑问还没得到答案: 学校初期为什么要隐瞒?除了装铁丝网,还有哪些安防整改措施?网传的留学生"超国民待遇"是真的吗?对受害女生有没有心理疏导和赔偿安排? 校园安全从来不是"出事后补救",而是"事前杜绝"。加装铁丝网能挡住攀爬的人,却挡不住学生对校方的信任崩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 你觉得学校的处理到位了吗?留学生管理该如何做到"一视同仁"?校园安防还该补上哪些漏洞?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20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