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和珅临死前,皇帝问他:“你贪了朝廷这么多银子,难道花得完吗?”没想到

蕊蕊聊过去 2025-10-29 17:06:51

1799年,和珅临死前,皇帝问他:“你贪了朝廷这么多银子,难道花得完吗?”没想到和珅只回了一句话,就让皇帝当场愣住了。 大清乾隆末年,权臣和珅家财如山,却在牢中面对皇帝一问,吐露惊人真相。嘉庆四年正月,风雪笼罩紫禁城,那些堆积的金银,本是为先帝寿辰备下的“孝敬”? 乾隆朝后期,和珅从底层侍卫爬到权力顶峰,这事儿说起来挺典型。生于乾隆十五年,满洲正红旗出身,早年家道中落,父亲在外为官,母亲早逝,继母不管不顾,他和弟弟靠亲戚接济过日子。九岁进咸安宫官学,本是为贵族子弟办的学校,他勉强靠血统挤进去。那时候穷怕了,读书特别用功,满汉蒙藏文样样精通,诗词书法也拿得出手。十八岁娶内务府总管孙女,二十岁得个三等轻车都尉小官,次年入宫当御前侍卫。 乾隆三十八年,和珅运气来了。皇帝让侍卫背经书,他一口流利,办事还机灵,乾隆看中了。从小侍卫到正蓝旗副都统、内务府大臣、户部管银库,一路顺风。乾隆晚年爱摆谱,南巡六下,千叟宴、寿辰庆典,花钱如流水,国库快空了。和珅就想出议罪银这招,官员犯事儿,花银子就能赎罪。外省大员为保帽子,争着送钱,内务府银子哗哗进账。老百姓负担重了,官员们却乐得清闲。 和珅的手越来越长,盐政、河工、卖官,全沾边。两淮盐商得按他的规矩交保护费,扬州富户的生意也绕不开。河道修堤的款子层层截留,知府道台布政使的位子明码标价,重金就能买。自己还开当铺、钱庄、粮店、瓷器铺,生意做到南北。乾隆台上做明君,他台下当钱袋子,挪用各省贡银、议罪款、地方陋规,帮皇帝撑面子。乾隆知道他贪,但睁眼闭眼,只要宫里排场足,百官老实,就当没事儿。和珅还学皇帝笔迹,代批奏折、作诗词,皇帝乐坏了。十几年,他身兼军机处、九门提督、步军统领等几十个职,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时,看他权势大,仅次皇帝,吓一跳。 乾隆六十一年禅位,嘉庆元年上台,可太上皇还管事儿,和珅仗势欺人,插手东宫,把嘉庆老师朱珪外放。嘉庆忍着,表面恭顺。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在养心殿驾崩。皇帝刚咽气,次日抄家诏就下了。查抄队进和府,三天三夜点不清,金银珠宝田产房契,总值八亿多两白银,顶十五年全国赋税。官员们看傻眼,这得贪多少年啊。 抄家后,和珅关进宗人府天牢。嘉庆四年正月十三,皇帝带查抄清单亲自审问。牢房里,嘉庆展开册子,直问:“你贪了朝廷这么多银子,难道花得完吗?”和珅跪在那儿,回了一句:“这些家产,都是预备着大行皇帝万寿用的。”嘉庆听完,愣住了。这话戳中乾隆旧习,那些银子本是为皇帝寿辰备的“孝敬”,贪腐根子在体制里。嘉庆本想痛斥,谁知和珅一语点破,皇帝无言以对。次日,赐死诏下来,和珅用白绫自尽。二十条罪状列出,贪墨、结党、欺罔、僭越,全写清。家产充公,用来赈灾修堤,朝廷一时喘口气。 这事儿不是简单抓个贪官完事儿。和珅能横行二十年,一是乾隆用他当白手套,二是清廷旧弊多。议罪银、养廉银本是为官员清廉设的,结果层层盘剥,百姓苦不堪言。官员上行下效,贪风盛行,和珅只是把这推到头。抄家后,嘉庆下令清党羽,罢免亲信,恢复养廉银本意。山东河工亏空案、地方贪污案查办,革职不少人,朝野一时警醒。 可根子没挖干净。和珅死后,白莲教、天理教起义闹大,边疆不稳,财政还紧巴巴。官场潜规则没断,换皇帝老问题还在。嘉庆重拳反腐一阵子,很快旧习抬头。和珅家族也惨,弟弟和琳病死,儿子丰绅殷德靠公主身份免死,但丢爵位,家业散了。老百姓编顺口溜:“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说白了,就是看透这贪官下台,朝廷得了便宜。 说到底,和珅案是清廷一大镜子。贪腐害国,百姓遭殃,皇帝得常抓不懈。嘉庆虽尽力整顿,但没彻底,教训深刻。今天看,这故事提醒我们,反腐高压得持之以恒,制度得管用,方能护好江山社稷。历史总在循环,贪官下场都一样惨,得警钟长鸣。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