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出圈可以饭圈不行#】#企业将消费者变极端粉实际帮倒忙#早餐上热搜,健

大皖新闻 2025-10-29 16:28:40

【#企业家出圈可以饭圈不行#】#企业将消费者变极端粉实际帮倒忙# 早餐上热搜,健身上热搜,演讲上热搜,甚至“累了”还能上热搜?网友发现,有的企业家上热搜上得比明星都勤,粉丝对品牌的追捧不亚于追星。

究其原因,是消费者在与品牌接触的过程中,因为对产品、文化理念、企业家形象等产生了好感,不知不觉成为了品牌粉丝,乐于关注有关品牌的各种动态。这时候,企业家以品牌代言人的身份走到公众面前,将一举一动展示给粉丝,这种“宠粉”举动便赢得不少人的青睐。

消费者成为品牌的粉丝,不是坏事。然而近些年,大到负面新闻、小到用户吐槽,一些品牌粉丝的表现极不理性。前不久,四川成都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相关汽车品牌深陷舆论风波。令人惊讶的是,品牌方尚未表态,不少粉丝急吼吼就站了出来。有人在网上秀爱车“吸引火力”,有人在新闻评论区刷屏“竞品”事故的图片,还有人出口成脏……他们不仅为企业盲目辩解,将问题推给“友商”,对当事人“挑刺”,更有甚者会对竞品的负面新闻幸灾乐祸。

这背后,或是“饭圈”思维作祟。当消费者变为“极端粉”,生怕自己心目中的“爱豆”受伤,“饭圈文化”也就悄然进入了企业界。

人们常说“一粉顶十黑”,指的是一个不理智的、行为极端的粉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抵得上十个故意抹黑的人。短期看,“铁粉”为自己说话、帮自己宣传,看似帮助企业省钱省力,可长期看,他们的极端行为可能会败坏“路人缘”,透支品牌声誉,更会扰乱业界生态,实际是帮倒忙。

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片面迎合“极端粉”也存在误判风险。网络上,80%的声音往往仅由20%甚至2%的人发出,如果刻意迎合他们的声音开发产品、决定运营方针,很可能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反而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大音希声。对品牌或企业家而言,面向粉丝展现亲和力没有错,但若是频率过高、给人以“鸡毛蒜皮都要上热搜”之感,反而不美。有的企业家创业数十年,接受采访不超过10次,但每一次讲得都极有深度、极有分量,透过视频或文字可见其非凡的人格魅力,这样的对比值得思考。

抵制“饭圈文化”入侵,还业界一个风清气正的好生态,固然需要有关部门更到位的监管,但品牌与企业家也应加强自律,承担责任,既不纵容“极端粉”的存在,也要避免被极端的声音所左右,旗帜鲜明反对“饭圈”互撕、恶意拉踩等行为。

企业可以通过官方声明、社区规则等为粉丝“立好规矩”,也可通过积极有益的活动,将粉丝热情转化为品牌建设的正向力量。引导之外,还需做好创新,持续提升产品的含新量、含智量、含金量、含绿量,而非追求一时的网络流量。

“宠粉丝”不如“练内功”,“晒健身”不如“秀业绩”。期待企业家将更多精力用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上,以身作则维护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如此,企业品牌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尊重,真正实现与粉丝的互惠共赢。(安徽时评)

0 阅读:0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