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确实很“神奇”,让美军吃了好几次闷亏,但美国人就是找不到问题出哪里了。尤其是这几年,美军在南海碰到的“不可思议”事件是接二连三。 2023年夏天那回,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大摇大摆进南海,想着搞次大规模联合演练秀肌肉。 结果刚驶入黄岩岛以东海域,全舰的雷达突然就开始“抽风”。 原本清晰的空中目标信号,一下变成密密麻麻的雪花点,连自家伴飞的F-18战机都快识别不出来。 航母指挥室里的军官们急得直拍桌子,通讯兵拼命调试频道,可不管怎么折腾,雷达屏幕就是没法恢复正常。 更让他们头大的是,舰载预警机传回来的画面里,原本空旷的空域里,突然多出十几个不明飞行物的光点。 这些光点飞得又快又灵活,一会儿排成一字型,一会儿又绕着预警机转圈,可等F-18战机赶过去拦截,那些光点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里根”号只能暂停演练,在海上漂了整整两天,直到撤出南海海域一百多公里,雷达才恢复正常。 到了2024年初,美军又派了艘“无暇号”测量船来南海,想偷偷搜集海底地形和水文数据。 这艘船刚开到西沙群岛附近,船上的声呐系统就出了怪事。 原本能清晰捕捉到海底千米深处信号的声呐,突然开始接收到高频干扰波。 这些干扰波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有规律的脉冲信号,正好能覆盖声呐的工作频率,把原本的探测数据搅得一塌糊涂。 船员们尝试调整声呐的工作参数,可不管调到哪个频段,干扰波总能精准跟上。 更诡异的是,测量船周围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几艘不起眼的小型渔船。 这些渔船看着普普通通,慢悠悠地在附近海域捕鱼,可每当“无暇号”试图偏离航线避开干扰,这些渔船就会不动声色地调整方向,始终保持在测量船的侧前方。 美军船员怀疑是这些渔船在搞鬼,可又没抓到实际证据,只能在原地耗了三天,最后啥数据都没搜集到,灰溜溜地离开了。 同年下半年,美军又搞了次大动作,派了两架B-52H战略轰炸机,从关岛基地起飞,打算穿航南海搞威慑飞行。 为了确保安全,他们还提前派了两架RC-135电子侦察机开路,想先摸清南海空域的电磁环境。 可这两架RC-135刚进入南海北部空域,就遇到了麻烦。 飞机上的电子侦察设备突然开始报警,显示正在遭受强电磁干扰。 原本能接收到的各种雷达信号和通讯频率,要么被屏蔽,要么被虚假信号覆盖。 其中一架RC-135的导航系统甚至出现偏差,屏幕上显示的位置和实际位置差了将近二十公里。 飞行员赶紧联系后方基地,可通讯频道里全是杂音,只能勉强断断续续地传递信息。 更让他们心慌的是,就在电子设备出问题的时候,驾驶舱里的雷达告警器突然响了起来。 屏幕上显示有不明目标正在快速接近,可抬头往窗外看,却啥都没看见。 直到几分钟后,告警信号才消失,电子设备也慢慢恢复正常。 这两架RC-135不敢再往前飞,只能掉头返航,后面的B-52H轰炸机也只能取消穿航计划,绕着南海边缘飞了一圈就回去了。 还有一次更离谱,2025年初,美军“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在南海搞所谓的“自由航行”。 那天中午,航母甲板上正忙着给F-18战机挂弹,准备进行飞行训练。 突然,全舰的通讯系统毫无征兆地中断了。 舰桥和甲板之间的对讲机没了声音,舰载机和塔台的联系也断了,连航母和护航舰艇之间的加密通讯都失效了。 指挥室里的通讯官急得满头大汗,检查了所有设备,线路没断,电源也正常,可就是没法恢复通讯。 就在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甲板上的官兵发现,航母周围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这雾气来得特别突然,明明刚才还是晴天,能见度良好,转眼间雾气就笼罩了整个航母战斗群,能见度降到不足五百米。 护航的驱逐舰试图靠近航母,可因为通讯中断,只能靠灯光信号联系,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稳住阵型。 直到一个多小时后,雾气慢慢散去,通讯系统才自动恢复正常。 事后美军调查了半天,还是没搞明白通讯中断和突然起雾之间有啥关联,只能把这事儿归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和设备偶然故障”。 美军每次在南海碰到这些“不可思议”的事儿,都会组织专家分析,可每次都找不到确切原因。 他们怀疑是遭遇了电子干扰,可又抓不到具体的干扰源;怀疑是对方出动了先进装备,可每次都没发现实际踪迹。 其实美军没搞明白的是,南海早就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了 美军总觉得自己装备先进,在南海能横着走,可每次碰到的这些“怪事”,其实都是在提醒他们,时代早就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