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5 日马来西亚的谈判桌前,中美双方一坐就是五个半小时。没有联合声明,没有细节披露,只留下 “富有建设性” 的模糊表态。但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喊话,却不小心泄了底:想用暂停加征关税,换中方买大豆、松稀土、管芬太尼的 “一换三” 方案。这波算盘打得有多精?中方又为何连句回应都没给?
细节 1:美方代表团 “大换血”,霸权姿态藏不住心虚
谁没来谈判现场,比谁来了更关键!此前全程参与的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彻底隐身,要知道正是他主导的 “穿透性制裁”,直接触发了中方稀土管制升级。而被贝森特骂作 “战狼” 的中方代表李成钢却高调现身,美方连半句异议都不敢有。一边主动撤掉 “惹事精”,一边忍下 “心头恨”,特朗普的妥协姿态藏都藏不住。
细节 2:“关税大棒” 成废牌?美国经济早已扛不住
美方威胁 11 月加征 100% 关税的话音刚落,自己先露了怯。一季度美国 GDP 萎缩 0.3%,服务业增速创一年半新低,港口出口量暴跌。更讽刺的是,4 月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后,美国商品价格直接翻倍。反观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 5.4%,广交会成交创新高,欧盟企业超三分之二不愿离开中国供应链。这关税战,到底是谁在疼?
细节 3:稀土博弈定生死,美方虚招被戳穿
贝森特喊着稀土管制 “不可接受”,转头就承认正考虑限制软件产品出口 —— 但知情人士直接拆台:这招根本不敢真用,只会反噬美国经济。中方早把规矩讲清:民用领域可谈,军用领域免提。毕竟美国一边卖武器给台湾,一边要中方放开战略资源,天下哪有这道理?
终极拷问:谈得成吗?三个信号定结局
特朗普急着给 APEC 峰会铺路,中方却稳如泰山。日内瓦会谈时 91% 关税互降的先例证明,只要美方拿出诚意就能双赢,但现在仍想 “威胁换让步”,注定徒劳。关键看 11 月 10 日关税休战到期前,美方是否愿意:①撤销不合理制裁 ②停止技术打压 ③尊重中方核心利益。
美方想靠 “表演式谈判” 过关,中方却只认 “平等务实” 的行动。这场博弈的结局,其实早写在了双方的经济韧性里。你觉得美方会真的让步吗?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