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卖稀土给美国,还在瓜达尔港旁建港制衡中国?” 最近这则消息刷爆全网,甚至有人搬出 “铁杆友谊变质” 的论调造势。但就在 10 月 13 日,外交部一句话直接戳破了这场闹剧 —— 所谓的稀土样品,不过是巴基斯坦的宝石原矿。这出反转大戏的背后,藏着比地缘博弈更复杂的真相。
故事得从 9 月底的一场会晤说起。有消息称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带着 “稀土样本” 会见美方,两周后更传出要在距瓜达尔港 112 公里的帕斯尼建港,配套铁路专门运输稀土等矿产。要知道,瓜达尔港是中国深耕二十年的 “一带一路” 关键节点,承载着中巴合作的战略重量,两个港口功能高度重合的说法瞬间引爆热议。
更刺激眼球的是 “稀土牌”。作为新能源汽车、军用雷达的 “工业维生素”,稀土是全球战略博弈的核心筹码。有自媒体添油加醋,称巴方已向美国运送含钕的矿样,甚至说中国出台稀土技术管制是 “反制巴基斯坦”。一时间,“中巴友谊遇考验”“美国插足南亚” 的解读铺天盖地。
但外交部的回应直接浇灭了谣言。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巴方赠送的只是宝石原矿,所谓 “卖稀土害中国” 的报道要么是不懂实情,要么是故意挑拨。更关键的是,中国刚出台的稀土技术管制,和巴基斯坦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的常规操作。
其实稍加琢磨,传言本就漏洞百出。帕斯尼港 12 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绝非 “商界人士” 能擅自推动,但巴方的模糊解释反而给了谣言滋生空间。而美国想借巴基斯坦摆脱稀土依赖的算盘,早在中方技术管制落地时就已落空 —— 没有中国的冶炼分离技术,即便有矿石也炼不出高端磁材。
值得深思的是,为何这样的谣言能迅速发酵?一边是全球对战略资源的焦虑,一边是对中巴关系的高度关注,让别有用心的解读有了市场。但数据不会说谎:10 月 13 日稀土指数逆势大涨 9.7%,恰恰说明市场看懂了中方管制的真正意义,而非被 “中巴反目” 的戏码带偏。
这场风波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 “铁杆友谊” 的成色。中巴早已明确沟通,巴方承诺不会损害中方利益,这种互信岂是谣言能动摇的?
你觉得这场稀土谣言是无心之失还是刻意炒作?中巴合作在复杂地缘格局中该如何保持定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点赞关注带你深挖更多国际热点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