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亲口承认中国的强大!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鲁比奥表示:中国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国家,21世纪的走向将由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来决定。鲁比奥还指出,美国无意阻止中国富强,但是美国不能允许中国主宰大陆,更加不能让美国在关键领域依赖中国。从鲁比奥的讲话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三点: 鲁比奥这话一出口,就把中美关系的底牌摊得明明白白。说实话,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从美国现任国务卿嘴里说出来,还是挺有分量的。2025年1月15日的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鲁比奥直言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危险”的对手,强调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飞速提升。这话搁在以前,美国政客还爱拐弯抹角,现在直接承认了中国的体量和影响力。想想看,中国经济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制造业占全球近30%,出口额常年领跑,这不是吹牛,是硬邦邦的数据。鲁比奥在3月19日接受休·休伊特采访时又补了一句,21世纪的叙事就看中美怎么互动,这等于把中国摆上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位置。以前美国总觉得自己是老大,现在呢?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国在科技、贸易上的牌越来越足。 第一点,中国强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美国高层没法再装看不见。鲁比奥在2月27日的声明里承认,中国是全球性大国,经济军事实力双轮驱动,美国得正视这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GDP超过18万亿美元,军费开支位居世界第二,海军舰艇总数已超美国。这不是空谈,鲁比奥在听证会上说,中国通过不公平贸易手段爬到这个位置,但事实就是事实,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供应链,芯片、电池、稀土这些关键玩意儿,大半从中国来。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还破6000亿美元,这说明啥?中国不是纸老虎,是实打实的经济引擎。鲁比奥承认这点,其实是美国精英层的一种无奈共识,以前他们爱说“中国威胁论”,现在得加一句“中国实力论”。你看,欧盟、日本这些盟友,也在和中国做大生意,2024年欧盟对华出口增长15%,谁都不想丢了这块肥肉。美国要是还死盯着遏制,早晚把自己绕进去。 第二点,美国对华政策前后矛盾,嘴上说支持发展,行动上却把中国当头号对手。鲁比奥在7月11日马来西亚东盟会议上和王毅碰面时,表面谈合作,私下却推“印太经济框架”,就是想拉盟友绕开中国建新贸易圈。这不是双标吗?他说美国不挡中国繁荣,但紧接着就强调不能让中国主导亚太,不能在关键领域依赖北京。啥叫关键领域?稀土、半导体、电动车电池,这些中国占全球80%以上份额。美国2025年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续集,就是砸钱5000亿刀建本土工厂,可到现在,英特尔、三星这些巨头还得在中国设厂,因为成本和技术链条在那儿。鲁比奥在1月31日的声明里说,21世纪历史就看中美关系,但美国一边加关税,一边又求中国买美债,这逻辑多拧巴。说白了,美国想吃肉又不想别人长胖,贸易战打了几年,物价涨了,供应链乱了套,消费者买单。鲁比奥这种鹰派代表了华盛顿一部分声音,但现实是,美国经济2025年增长预期才2.5%,中国稳在5%以上,这差距拉大,美国的矛盾心态就更明显了。 第三点,美国正忙着织新贸易网,把中国晾一边,图谋孤立中国资源通道。鲁比奥推动的“友岸外包”计划,就是把供应链挪到越南、墨西哥这些地方,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这些国家投资增长20%。这招听着聪明,但落地难。越南工厂罢工频发,墨西哥安全问题一大堆,中国制造的效率和规模,谁能短期顶上?鲁比奥在4月4日的记者会上说,美国得自力更生,不能让中国卡脖子,但数据摆着,2025年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90%,美国本土产量才1%。这网织得再密,也挡不住全球市场。中国“一带一路”覆盖140多个国家,2024年贸易额超2万亿美元,美国的“蓝色点网络”呢?才拉了十来个伙伴,影响力差远了。鲁比奥的想法是美国精英共识,想通过排除中国来保霸权,但这纯属一厢情愿。盟友们嘴上应和,行动上还和中国签大单,欧盟2025年对华投资不减反增,日本企业在中国建厂更多。说到底,美国这套操作,得不到国际支持,大多数国家离不开中国货和中国科技。 鲁比奥的表态听着硬气,骨子里透着美国焦虑。2025年10月26日这会儿,中美关系没缓和迹象,贸易谈判卡壳,科技脱钩推进,但中国科技优势越来越稳。华为的5G专利全球第一,BYD电动车出口翻番,美国的关税壁垒挡不住市场规律。鲁比奥在10月25日对彭博社说,美国不会为和中国贸易让步而变台湾政策,这话针对台湾地区,但也暴露美国在亚太的纠结。中国大陆军力提升,海军远洋能力强,2025年南海巡航常态化,美国的航母编队虽多,但补给线长,成本高。军事上,美国爱炒“中国威胁”,但严谨说,中国国防白皮书强调防御,军费只占GDP 1.7%,远低于美国的3.5%。鲁比奥推的“四方机制”和AUKUS,表面围堵中国,实际盟友配合度不高,澳大利亚2025年对华出口占总出口30%,谁敢真脱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