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硬态度 让不少国人感到失望 10月21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的最新表态

看世界事吖 2025-10-24 23:38:14

荷兰强硬态度 让不少国人感到失望 10月21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的最新表态让人失望——嘴上说要和中方对话,可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管控压根没松。 自9月底美国实施“穿透规则”后——该规则明确将“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纳入限制,而闻泰科技已在实体清单内,安世作为其旗下企业正是管控目标——荷兰很快行动:9月30日冻结安世147亿全球资产,理由是“国家安全”;随后荷兰法院未开庭审理,仅用7天(10月7日)就裁决中方CEO张学政卸任,改派外籍董事掌权,同时将闻泰科技的股权全部托管。这样的审理速度,远快于欧洲同类案件通常需要的三个月,背后的针对性不言而喻,明显是配合美国的规则要求。要知道安世中国产能占全球70%,荷兰这一管控曾直接让依赖其芯片的欧盟车企陷入焦虑,库存仅够撑2周,生产线面临停产风险。 紧接着,中国商务部出手反制,于10月4日禁止安世中国出口特定芯片。面对这一局面,安世中国态度强硬,10月19日发声明称不承认荷兰总部的决定,员工只服从中国公司管理、由国内发放薪资;10月23日更是直接恢复供货,还新增了“人民币结算”的要求——这一调整能帮企业避开汇率波动风险,减少对外部金融规则的依赖,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荷兰总部试图通过断系统、停工资施压的计划(安世中国1小时启动备用服务器,24小时实现全线复产)。 这一系列操作让荷兰陷入被动,卡雷曼斯10月19日主动联系中方请求会面。但即便如此,荷兰一边寻求对话,一边仍不调整管控措施,态度十分强硬。 不过,好消息也在出现:中芯国际、华为海思已开始试点芯片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且安世中国的订单已排到明年1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链的紧张压力。这其实印证了一个关键逻辑:手握核心产能、推动人民币在贸易中落地,才能在国际博弈中掌握主动权。 说到底,这事跟“国家安全”毫无关系,本质就是美国推行技术霸权,荷兰盲目配合这一逻辑,最终只会让自身产业承受供应链混乱的代价。 其实从安世半导体这事能看明白,国际博弈里“硬实力”才是硬道理。荷兰跟着美国冻结资产、换CEO,本想拿捏主动权,却忘了安世中国占全球70%产能,欧盟车企离了它就断供,反倒让自己先慌了神。 中方反制很聪明,不光禁止出口,还让安世中国用人民币结算,既稳了供应链又绕开汇率风险,现在中芯、海思也跟上用人民币,就是在减少对外依赖。 显然,美荷此举是在跟市场规律对着干。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攥紧核心产能、把关键环节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被卡脖子,平等合作远比对抗靠谱。

0 阅读:189

评论列表

用户47xxx29

用户47xxx29

3
2025-10-25 08:26

荷兰强盗是美国的一条疯狗,找死。

猜你喜欢

看世界事吖

看世界事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