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日本死咬着钓鱼岛不放,动不动就挑衅中国,为什么现在安静了?其实很简单,日本的沉默并非退让,而是被中国硬实力按在地上摩擦,疼得不敢吱声了。 东海波涛下,钓鱼岛这块小礁石藏着大秘密,日本当年咬牙切齿地纠缠不休,频频出招挑事,怎么一转眼就偃旗息鼓了?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早在中国明朝时就纳入海防范围,明清古籍里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朝册封使去琉球的路上,总要途经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这些地方,当作航标和边防镇山。1403年的《顺风相送》是最早的文献记录,证明中国先民在海上作业时就发现了这些岛屿。明嘉靖年间,1562年的《筹海图编》把钓鱼岛划进中国海疆,1863年清朝的《皇清中外一统舆图》也标得明明白白。从14世纪到19世纪,日本的地图上还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台湾东北岛屿,没半点主权痕迹。 转折来得突然,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趁中国战败,通过内阁会议偷偷把钓鱼岛划进冲绳县,从此非法霸占。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钓鱼岛随台湾一起归还中国,可美国在1972年移交琉球行政权时,把钓鱼岛也打包给了日本。中国政府立刻提出严正抗议,重申主权不容侵犯。日本从那起就开始变着法子纠缠,1970年代发现海底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后,动作更频繁。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日本政客公开鼓吹加强管辖,试图颠覆战后秩序。 石原慎太郎就是这种右翼政客的代表,早年靠小说成名,1956年《太阳的季节》拿了芥川奖,写战后日本青年叛逆生活。1968年进参议院,自民党鹰派,1970年代就掺和领土争端。1999年到2012年当东京都知事,推动质疑历史和扩军政策。2012年4月16日,他在华盛顿智库演讲,宣布东京要从私人手里买钓鱼岛,说是防外来势力,其实就是强化非法控制。石原这些年多次插手,2005年非法登上冲鸟礁,2012年又搞购岛闹剧,目的就是挑战中国主权,搅乱东海稳定。他这种极端民族主义,一路从作家到政客,从没收敛对领土的野心,直至2022年2月因胰腺癌去世,留下一堆麻烦。 日本的纠缠不是空谈,2010年代初特别活跃。2010年9月7日,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作业,日本巡逻船撞上渔船,扣押船长詹其雄。中国强烈抗议,外交部召见日本大使,要求立即释放。国内民众开始抵制日货,港口渔民高举标语,表达不满。这事让中日关系雪上加霜,日本没吸取教训,两年后又升级。 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政府花20.5亿日元,从栗原家族手里“国有化”钓鱼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立刻回应,这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无任何效力。中国海警船开始常态巡航,海军舰艇增加,日本保安厅船想挡,但实力悬殊,只能上报。中国2013年11月23日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日本飞机试探后很快撤出。经济上,中国民众大规模抵制,日本汽车销量跌40%,出口降15%,损失上百亿日元。丰田、本田工厂减产,股市下滑,日本企业高层坐不住了。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日本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品,离不开中国市场。一旦脱钩,日本经济就瘫痪。 这些年,日本政客的嚣张劲儿,根子在他们低估了中国。过去,日本总靠美国撑腰,觉得有条约就能胡来。可中国综合实力飞速提升,海军现代化,航母、驱逐舰编队在东海巡航,自卫队演习模拟防御,却承认差距拉大。安倍上台后加强安保法,但对钓鱼岛低调处理,靠美国也没讨好。2020年代,中国经济军事实力远超,日本借力不成,只能咽下苦果。岸田文雄接棒,继续谨慎,2024年访华谈合作,避免对抗。2024年,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活动创纪录,355天出动1351艘船,日本巡逻船虽增到24艘,但多选择后撤,不再硬碰。 日本的安静,不是真心退让,而是疼得没法吱声。中国硬实力就是这把钥匙,把日本的野心摁在地上。外交上,中国坚持原则,多次交涉,日方侵权挑衅就吃板子。军事上,海警常态执法,日本无人机2025年8月想紧盯,也被中国专家警告,擅入领空后果自负。经济上,日本太依赖中国,任何摩擦都伤筋动骨。日媒自己都说,日本在钓鱼岛上采取“主动克制”策略,因为知道硬扛没好果子吃。钓鱼岛问题,本是日本单方面制造,中国维护主权天经地义。日本右翼政客像石原那种,靠博眼球搅局,可如今中国底气足了,他们的把戏玩不转。 说到底,日本的沉默,暴露了他们对实力的清醒。过去挑衅不断,现在低调,是因为中国从渔船事件到巡航常态,步步为营,层层加码。长远看,通过对话协商,尊重历史事实,东海才能太平,中日才能共赢。
曾经的日本死咬着钓鱼岛不放,动不动就挑衅中国,为什么现在安静了?其实很简单,日本
虎虎聊娱乐
2025-10-22 17:47:57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