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乌克兰最明智的选择,其实是不偏不倚,左右逢源的。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就像卡在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关键棋子”,它站在哪一边,直接关系到两大力量的制衡。作为连接东欧和俄罗斯的重要地带,乌克兰自己的选择不光决定着国内老百姓能不能安稳过日子,还影响着整个欧洲的和平稳定。 要是一门心思跟着俄罗斯走,乌克兰肯定会跟北约闹僵。北约作为冷战后欧洲最大的军事同盟,对东边的边界安全特别敏感。以前就有一些东欧国家因为和俄罗斯走得近,被北约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也受打压——能源合作被限制,外国投资不敢来,国内经济跟着受影响。 乌克兰更是如此,欧盟是它最大的生意伙伴,比如农产品、工业产品很多都要卖到欧盟去,要是因为亲俄和欧盟关系搞僵,这些生意就没法做了,国内经济一滑坡,老百姓的收入、就业都会成问题,日子自然不好过。 相比亲俄,完全倒向西方阵营的代价更是惨痛,现在的俄乌冲突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俄罗斯一直把北约向东扩张当成最大的安全威胁,早就明确说过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这是底线。 而联合国的报告里写得很清楚,冲突开始后,乌克兰的电厂、铁路、工厂这些重要设施被破坏了很多,GDP大幅下降,还有几百万老百姓不得不离开家乡,有的逃到国外,有的在国内流离失所。 这一切的根源,和乌克兰一心想加入北约有直接的关系——过度依赖外部军事集团,不考虑到俄罗斯的安全顾虑,最后把自己拖进了战争,国家发展也停了下来,原本安稳的生活全被打乱了。 站在俄罗斯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乌克兰加入北约无疑是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对北约的“信任”上,而这份“信任”有多么不重要我想从北约东扩了这么多年也能明白。既然自己的生死存亡都不能保证了,作为一个军事大国的俄罗斯又怎么可能安心跟乌克兰讲道理呢。 反过来,要是乌克兰一直保持中立,就能有安稳的环境搞发展。冷战时的芬兰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不偏向美国也不偏向苏联,在两大强国对峙的时候,既没被卷进战争,还和两边都做了生意——从苏联买能源,向西方卖工业产品,经济一步步发展起来,老百姓的生活也很稳定。 乌克兰要是走中立路线,也能这样:能源上,继续从俄罗斯买天然气、石油,保证国内供电供暖不出问题;经济上,和欧盟继续做贸易,吸引欧洲的投资来升级自己的农业、工业。 而且,按照国际法确立中立身份后,国际社会也会认可和保护它,不会轻易被大国当成博弈的工具,这样国家才能安安稳稳地搞建设。 中立不是“软骨头”,而是务实的做法,对于乌克兰这样实力欠佳的国家来说,夹在两个强大的力量之间,硬靠向哪一边都可能受伤,只有在中间找到平衡,才能最大限度保住自己的主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