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刘畴西被俘后,被带到黄埔同学俞济时面前,俞济时却摆出胜利者的姿态,任由他忍冻挨饿,连黄维都看不下去:“你太过分了!” 怀玉山那会儿,红十军团就剩最后一口气了,天上的飞机嗡嗡转,山下全是火,几十个团围着打,一点缝都不留,粟裕想带人冲,他那人就是干脆,觉得这节骨眼上不能等,年轻人嘛,有股劲,打仗脑子活,能跑就得跑,可刘畴西是军团长,他没点头,心里想着弟兄们太累了,枪里没子弹,人也走不动,那感觉就好像眼前有扇门,可谁都没力气爬过去。 就这么一犹豫,事情全变了,粟裕真带了点人跑了出去,大部队全陷在山里,刘畴西最后也给围住了,人也被抓了,伤得不成样,手都没了,抓到的时候饭都吃不上一口,衣服烂糟糟的,山里头又冷,饿着肚子,俞济时就站那儿看着,一句话不说,直接让人拉下去,饭不给,棉衣也不给,就是那种冷冰冰的劲儿。 他是剿共司令,黄埔出来的,军队里头都晓得他,刘畴西也是他同学,你说这当口心里没点波澜是假的,可他就是不说,连件棉衣都舍不得,旁边人看着都觉得心寒,嘴里就一句带下去,就是怕别人说他心软,那个时候谁都怕这个,怕影响自己位子,怕人家说你不狠,那种地方心软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帮了俘虏自己就得倒霉,面子都顾不上了,俞济时就得装硬,怕说错话,怕被人看穿,哪是真狠,就是算计自己那点前途。 黄维在边上站着,看不下去了,当场就火了,说你这也太狠了,都是老同学,一口饭一件衣服都不给,他这一嗓子,场面一下就僵了,黄维这人就讲义气,国军里头不多见,他那句太过分了,其实是好多人憋在心里不敢说的话,别人都惦记着自己的官位,他给捅破了。 俞济时脸一下子就红了,没接上话,这俩人从这事儿以后就算掰了,黄维不是不懂事,他就是觉得做人不能这么干,战场上你死我活,下来了得有点人情味,国军里多少人平时客客气气,骨子里比谁都凉,黄维就敢戳着脊梁骨说,你不能这么对自家人,那句太过分了,在那种人人自危的地方,没几个人敢讲,大家都在装糊涂,谁也不想惹事,这种真话跟冰窟窿里抡一拳似的。 后面老蒋对黄维也不怎么放心,就觉得这人血性太足,不好管,老跟你讲道理讲人情,队伍里不喜欢这种人,刘畴西最后在南昌没了,才三十八,走那天饭都没吃饱,连张好床都没睡过,跟方志敏一块儿走的,骨头硬得很,没求过一句饶,也没掉眼泪,红军里这种人真不少,你说他是被枪打死的,不如说是被那种冷漠的环境给逼死的,被那些同学,被那个体制给吞了。 历史好多事就是这样,最狠的不是敌人,反倒是身边的人下手更重,关系越近越做得出来,这事儿掰开了看,让人心里堵得慌,不是说谁好谁坏,俞济时也不是天生的坏人,他就是那个机器里的一颗标准螺丝,黄维也不算完美,可他敢说人话,刘畴西更不是输了,他只是从头到尾都没变过,三个人,三种走法,都在黄埔的名册上,谁笑到最后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谁到最后还守着点做人的样子,历史这东西,你怎么去分对错,可那种能撑到最后,还愿意说句人话的,才真叫人忘不了。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