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局最近干了一件破天荒的事:主动联系美国宇航局,要求对方别乱动,让中方来调整卫星轨道避免碰撞。这是中美两国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协作。 太空这地方的拥挤程度,说出来能吓一跳,这几年各国都在搞卫星星座,商业公司也跟着凑热闹,天上的活跃卫星数量翻了好几倍,密密麻麻全是。 更别提那些报废后没人管的太空垃圾,像失控的“破车”一样在轨道上飘着,随便撞上一个就是粉身碎骨。 早年间美国和俄罗斯的卫星就撞过一次,碎成几千块碎片,到现在还在威胁其他航天器安全。 这种情况下,光靠自己小心根本不够,必须得跟别人通气,可中美航天领域以前哪有这默契。 以前中美在太空领域基本是“各玩各的”,甚至有点互相提防,有个条款曾禁止双方开展双边合作,美方偶尔通报碰撞风险,中方要么没回应,要么信息传不到位。 最险的一次俩航天器都想避撞,结果没沟通好差点同时动方向,反而更危险。 这次中方主动站出来说我们来调,其实是手里的测控本事硬了,才敢接这个活儿,现在中国地面有遍布全国的监测站,海上有远望号测控船,天上还有专门的测控卫星,织了张能罩住全球的网。 卫星在哪、要往哪飘,算得比尺子量还准,调轨道时能精确控制到厘米级,根本不会因为变轨再给别的卫星添乱。 美方这次能听进去,根本不是给面子,是实在没别的办法,他们自己的监测网络虽然起步早,但现在卫星太多,光靠他们自己也盯不过来。 而且这次碰撞风险来得急,中方提前几天就算出俩卫星最近时就差几百米,再犹豫就来不及了。 更关键的是,美国那些商业卫星星座,每周都得和其他卫星“擦肩而过”几百次,真要是拒绝合作,下一次被撞的可能就是他们自己的宝贝卫星,这种损失谁都扛不住。 有人说中方主动调轨道是“示弱”,这纯属没看懂门道,主动担责得有实力打底,要是测控不准、变轨技术不行,根本不敢说这话。 而且这么做既避免了双方重复操作浪费燃料,又能给全球立个规矩:太空不是谁家的后花园,得讲协作讲责任。 以前大家都盯着太空竞争,比谁的卫星多、谁飞得远,现在终于意识到,先把“交通规则”定好、把“路况”摸清,才是真的长远。 不过这只是个开始,太空里的麻烦还多着呢,现在的国际规则还是几十年前订的,根本管不了现在的巨型星座,也没说清卫星撞了该谁赔、碎片该谁清理。 中美这次的协作,更像是给全球提了个醒:太空是全人类的,再搞各自为政,迟早得一起被困在满是垃圾的轨道里。 这次调轨道的意义,早超出了避免一次碰撞本身,中国航天局这步棋走得既务实又有担当,既秀了技术肌肉,又摆了合作的姿态。 要是能顺着这个势头把太空“交通队”建起来,以后天上的卫星才能真的安心跑起来。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嫌SpaceX进度慢,NASA局长:开放竞争,得抢先中国登月》
为什么都争着登月呢?就这么说吧,要是中国能在月球上架激光武器,只需要1.3秒就能
【4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