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认为偷和抢是可耻的,但你看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还是荷兰人,他们都不认为偷和抢是可耻的,美国人就因为中国崛起之后国力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就因为这个,就开始想方设法打击中国。 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偷”和“抢”是非常丢人现眼的事,而在西方历史和现实中,这种通过不公平手段攫取利益的行为,却经常被包装成“合乎规则”“保护利益”,甚至变成一种惯常的政策工具。 自从中国的国力全面上升,尤其经济总量接近甚至可能超越美国以后,那边的一些人就开始各种打压、限制、围堵,手段可以说是新瓶装旧酒,花样翻新罢了。 西方国家在他们几百年的扩张史里,资源和财富是通过军事侵略、殖民统治或者经济渗透获得的,甚至文化殖民也被用来巩固这种优势地位。 殖民统治结束后,那套权力结构和文化支配依然存在,非西方国家如果要融入国际体系,往往要用西方定义的规则和语言去表达自己,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所谓的“全球化”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色彩。 在这样的体系里,中国的快速崛起显然让他们感觉威胁,因为这意味着有一个非西方国家不仅不依赖他们的规则,还可能在经济、科技甚至国际制度设计上掌握主动权。 中国的发展路径是坚持和平发展,不搞殖民扩张,不去掠夺别国资源,而是通过互利合作实现自身成长,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就是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等项目,把发展机会带到多个国家,同时促进本国企业走出去。 这种方式跟西方旧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一些人可能表面承认合作,但实际上很怕这种模式成功,因为这会让全球各国有更多选择,不再单纯依赖西方的资本、技术和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美西方在供应链、投资、关税等方面不断制造摩擦,试图让中国的全球合作项目遇到难题。 中国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并不被动,而是主动提出一系列新的全球性倡议,比如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这些都聚焦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这些倡议在理念上拒绝零和博弈,强调合作共赢,这种政策取向和西方的战略竞争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就指出,中国在应对当前世界乱局的方式是“非常正确”的,不是像西方那样陷入单纯的对抗,而是在不断开放自己的经济、增强技术独立性,同时保持广泛的国际合作。 这种战略耐力和包容性,是中国和他们最大的差别之一。 我们国家政策一直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哪怕是在国际竞争中,也不会去搞资源掠夺、霸权扩张,因为不光违背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价值,也与我们今天的利益不符。 而对比之下,一些西方国家显然没有把这种手段看成“可耻”,他们习惯性地用各种合法外衣包装利益转移的行为,只要能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他们就会觉得理所应当。 所以这种根本性的思维差距,就决定了在中国继续崛起的过程之中,中西之间的摩擦不会轻易消失。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有机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影响全球格局,让其他国家看到除了西方体系还有另一种可能。
我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认为偷和抢是可耻的,但你看无论是美国人
阿皮历史库
2025-10-20 11:12:16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