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个新闻,心都凉了。一个女子落水,被路人救上来,人没事。施救者事后发了个朋友圈,记录下救人瞬间,照片里有女子的背影和侧脸。女子看到后,不仅没说谢谢,反而举报对方侵犯肖像权,要求删帖赔钱。不是她不懂感恩,是太把“隐私”当回事了。可这一下,寒了所有人的心。他可能刚想“做件好事”,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说实话,这哪是“维权”,是“把善意,当成了可以随便踩的台阶”。多少人看到危险,本来想冲上去,可一想“救了人反被讹”,就退了。你不是没想过“得保护自己”,是怕“说了,显得我太冷漠”。你把“肖像权”当成了“万能盾牌”,可善意不是靶子,不该被拿来挡刀。那个施救者,可能只是想分享一次正能量,没想到换来的是投诉。这不是“较真”,是“把感谢,当成了可以忽略的事”。 最让人心疼的是,这种“寒心”不是个例。多少好人,因为一次好心,被反咬一口?你不是没听过“扶老人被讹”的新闻,是觉得“不会这么巧”。可巧就在这儿:你一犹豫,世界就冷了。那个施救者,可能已经很久不敢再发朋友圈了。不是他不想做好事,是怕“好心没好报”。这不是“后悔”,是“把信任,当成了可以随便丢的纸”。 更扎心的是,我们总在等“下次”。等“下次我多注意点”,等“下次别这么热心”。可善意不是等来的。那个女子,可能觉得“我只是在维权”,可她忘了,救她的人,连命都豁出去了,还在乎一张照片?这不是“权利意识强”,是“把人情,当成了可以随便算的账”。你不是没想过“得说声谢谢”,是怕“说了,显得我太软”。可真正的尊重,不是“先告再谢”,是“先说一句:谢谢你救了我”。 来评论区说说吧。你有没有因为“怕被拍”拒绝过别人的好意?或者你觉得,救人发朋友圈算不算侵权?也许你的一句“我救过人,也发了朋友圈,对方说谢谢” ,就能让另一个在“犹豫”中的人多一分勇气。别让“谢谢”变成“投诉”。真正的权利,不是“用来伤人心的”,是“用来保护善意”的那一刻。你心里有感恩,才敢说“我来谢”。善意不是等来的,是主动说“我来帮”的那一刻。 (案例来源:大象新闻)
前几天刷到个新闻,心都凉了。一个女子落水,被路人救上来,人没事。施救者事后发了个
屋顶橙子味
2025-10-19 21:08:07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