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门把手宣告退出,下一个该谁退出,大家已经忍了很久了

李子橱 2025-10-17 20:06:04

终于要告别历史舞台了,全景天幕还能晒多久? 这几年汽车设计变化是真大,尤其是新能源车,什么隐藏门把手,全景天幕,全触控界面,一度成了高端标配。但现在看来,有些设计可能真的走偏了。

好在国家注意到了这些,2025年9月,工信部发了一个《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里面明确说了,全隐藏式门把手以后不准用了。

要求很简单,不管什么情况下,断电了,撞车了,甚至被冻住了,人都得能靠“一把力气”直接把门拉开,不能依赖电控系统。而且给出的标准非常具体,10秒内,用力不超过300牛。这下,所有靠电机弹出,电容感应或者语音开门的设计,全都不符合要求! 而且这不是空穴来风。数据摆在那儿,美国NHTSA从2018到2024年,一共收到140起特斯拉门把手故障投诉,大多数都是车断电了门打不开。

国内统计也显示,2024年门把手故障导致的事故比前一年涨了47%,其中八成以上出在隐藏式把手上。 中保研还做了侧面碰撞测试,电子门把手弹出成功率只有67%,而传统机械式的达到98%。这差距,已经不是设计偏好问题,是实打实的安全隐患。

更戏剧的是,特斯拉自己先“认”了。他们的设计总监在意见稿出来前一周就松口,说正在重新做门把手系统。 要知道,从2012年Model S带着自动弹出门把手惊艳全场,到现在低头调,也就十三年时间。一个曾被捧上天的“科技图腾”,这么快就成了“安全黑名单”的典型。 与此同时,另一个特斯拉带起来的设计全景天幕,也正在遭遇信任危机。十月初特斯拉发布平价Model Y,悄悄拿掉了全景天幕,换回织物车顶。

官网上描述也从“看星空”变成了“提升头部空间与隔热”。结果用户一片叫好,有人说“再也不用花860块买遮阳帘了”,也有人调侃“夏天头顶42℃,根本是上刑”。 这问题其实憋很久了。全景天幕听起来很美,但实际用起来,太阳直射加温室效应,车里头顶温度比外面高8到12度。很多人不得不自掏腰包买遮阳帘、贴膜、铝箔挡片,一套下来几百上千,每年还得换。而且别看玻璃能隔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照样进来,长期晒还加速内饰老化。

而且从成本上看,车企其实挺精明。传统天窗带电机、轨道、遮阳帘,成本要3000到1万,而一块全景天幕玻璃才1500左右。一款年销10万辆的车,光这一项就能省1.5亿。但这笔“省钱”最终是用户买单,自购遮阳装备、更高的空调能耗、还可能影响二手价钱。

在我看来,隐藏门把手,全景天幕,全触控界面,本质上都是新能源车在技术瓶颈期的“炫技产物”。早期电车拼三电,后来大家都差不多了,就开始卷这些“看得见”的创新。但车不像手机,一年一换。车得用十年,可靠和安全才是根本。 而且现在用户也清醒了。淘宝上天幕遮阳帘的搜索量一年涨了三倍多,社交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2.3亿,投诉暴晒的案例超过1.2万条。大家不是不接受创新,但拒绝为伪需求买单。

下一步,我觉得全景天幕很可能就是第二个被整顿的对象。要么强制配遮阳帘,要么重回可开启结构。无物理按键也一样,空调,双闪,门锁这些关键功能,很可能必须保留实体按键。工信部已经把这些写进了征求意见稿,离强制标准不会太远了。

说到底,汽车设计正在经历一场集体反思。从盲目追求科技感到回归安全实用,这不是倒退,而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真正的科技,是让复杂隐藏于底层,让简单和安全留在手边。

0 阅读:86
李子橱

李子橱

我们是高人,大大大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