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蒋万安的一句“要是大陆继续军机绕台、搞军演,我就停掉双城论坛”,在岛内引

纸上点将 2025-10-17 19:44:49

台北市长蒋万安的一句“要是大陆继续军机绕台、搞军演,我就停掉双城论坛”,在岛内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双城论坛自201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两岸城市间少有的官方交流平台。到2024年,累计签署45项合作备忘录,涉及航空、医疗、环保和交通等领域。这些协议落地后,带来实际益处,比如虹桥与松山机场直航便利商务往来,远程医疗延伸到台湾山区诊所,垃圾焚烧技术降低台北内湖区填埋量三成,捷运刷卡时间从半分钟缩短到几秒。 这些变化直接惠及民众,士林夜市大陆游客贡献近半收入,释迦果农通过专属渠道出口大陆,额外收益达18亿新台币。论坛不只是高层会晤,更是经济纽带,支撑台北旅游业每年上百亿新台币收入和12万就业岗位。 蒋万安上任后,继承这一机制,却面临两岸局势变数,党内蓝营期望强硬,商界则盼稳定通道。 蒋万安的表态源于2022年台北市长选举期间。当时岛内舆论对大陆军机绕台高度敏感,单日纪录已达32架次。 他公开表示,如果大陆继续军机绕台和军演,就停止双城论坛。这话一出,蓝营支持者视作硬气回应,媒体头条争相报道,社交平台点赞转发涌现。绿营则借机攻击,质疑其可行性,立法院质询会上反复提及此承诺。风波迅速发酵,国民党内部也出现分歧,有人担心影响选情,有人担忧经济冲击。蒋万安此举意在拉拢深蓝选民,强调对等原则,却忽略了论坛的民生基础,导致岛内讨论从政治转向实际代价。 经济层面,双城论坛中断将酿成连锁反应。台北旅游业高度依赖大陆客源,夜市、文创和商圈收入占比显著。计算显示,停办可能损失120亿新台币,直接波及12万岗位。 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渠道多通过此类平台建立,释迦果等热带水果订单稳定,农民增收依赖此路径。工商团体多次表态,强调两岸市场不可或缺,商会报告列出数据,呼吁维持交流。蒋万安面对这些账目,需权衡选民情绪与城市生计,表态虽解一时燃眉,却暴露台湾政治的结构性困境:蓝绿对立下,任何两岸议题都成战场。 民意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台北市民支持继续举办双城论坛,认为其是紧张关系中的沟通桥梁。 民众更在意实惠而非口号,街头访谈中,摊贩和果农直言饭碗要紧。绿营当局虽设置障碍,如拖延审核日期或挑剔参会名单,却难挡基层呼声。2023年,原定7月活动推至12月,上海30个展位泡汤,参展商投诉不断。 这种阻挠加剧风波,岛内媒体剖析为政治操作,国民党反击称其破坏民生。蒋万安的摇摆,反映出新生代政客的尴尬:既要迎合抗中声浪,又不能牺牲城市利益。 后续发展中,蒋万安的承诺面临考验。2023年底,论坛顶住压力如期举行,他改口称“两岸越紧张越要交流”。 2024年12月,又传陆委会喊停,理由是军机扰台未止,但蒋万安坚持举办,强调对话必要性。绿营批评其跳票,共机从2022到2024年不减反增,单月纪录屡创新高。 论坛现场续签协议,文创和农产品展台忙碌,上海团成员与台北官员交换名片。2025年9月,活动突延期,台北市政府被指压线送件,压缩中央审查时程,绿营重提旧承诺。 这延期被解读为政治讯号,反映当局对两岸关系的谨慎态度。 蒋万安作为国民党新生代,出身蒋家,本应是两岸纽带,却从未回大陆老家,态度若即若离。 他的处理方式,典型体现台湾政治生态:蓝营需摆强硬姿态拉票,绿营则借机施压。论坛延续至今,证明民生需求压倒政治作秀。两岸交流关乎百姓生活,上海游客逛夜市,台湾水果运大陆,医生远程会诊,这些联结已成网。蒋万安的表态虽引发风波,却未动摇论坛根基,凸显原则与现实的博弈。 这场风波本质上是台湾内部矛盾的外化。军机绕台成常态,岛内安全焦虑高涨,政客借此动员选民。 双城论坛作为唯一官方渠道,承载民间期待,却屡遭卡关。绿营的阻挠,如名单审核和日期拖延,旨在凸显当局立场,却忽略经济代价。蓝营则在平衡中求存,蒋万安的转圜,换来短期稳定,但长远看,需更务实路径。两岸关系答案不在口号,而在日常协作中,论坛的韧性,正源于此。

0 阅读:3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