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特朗普刚刚官宣他同普京进行了通话,并且即将于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下一轮面对面会晤。那么,这意味着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又要发生改变了吗? 要知道,就在 9 月底的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还硬气得很,头一回明着说支持乌克兰 “收回全部领土”,紧跟着又放话要给乌克兰送射程 2000 公里的战斧导弹。这导弹可不是闹着玩的,能直接打到俄罗斯边境,说是极具挑衅性一点不夸张。当时外界都猜,这是美俄关系要彻底僵死的节奏,毕竟之前琢磨好久的美俄乌三方会晤一直没落地,双方的火气本来就不小。 可谁也没料到,才过了不到一个月,风向就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特朗普跟普京这通电话里,态度软得可不是一星半点,核心意思就三条:一是觉得加沙停火那套能搬到俄乌身上试试;二是下周就让国务卿鲁比奥牵头,跟俄方开高级别会议;三是干脆答应了,之后去布达佩斯跟普京当面聊。这一连串操作下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前阵子那些狠话,多半不是真要跟俄罗斯硬碰硬。 其实往深了扒,特朗普这招 “先硬后软”,更像是把普京往谈判桌上逼的手段。毕竟美俄乌三方会晤拖了那么久没动静,光靠耗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真正让他有底气转画风的,是刚搞定的加沙停火。 那事儿说起来可不容易,从 2023 年 10 月巴以冲突升级,中间来来回回谈了快两年,卡塔尔、埃及斡旋了无数次都没成。今年 5 月特朗普政府抛出新提案后,又是跟以色列磨,又是跟哈马斯掰扯条件,直到 8 月底才总算把停火协议敲定。 这波操作让他自信心直接拉满,觉得自己连中东那摊烂事儿都能理顺,俄乌问题说不定也能啃下来。普京在电话里特意夸了他中东和平的贡献,其实也是给了个台阶,俩人算是心照不宣。 不过话说回来,特朗普再自信,也得面对现实 —— 俄乌这摊子比加沙难搞多了。加沙停火能成,关键是美国对以色列有实打实的影响力,以色列的武器、援助好多都得靠美国,特朗普说话管用。可俄乌这边完全是另一码事,美国对哪一方都没法说了算。 俄罗斯就不用提了,好歹是军事大国,手里握着核武器,又是能源出口大户,西方制裁了这么久也没垮,怎么可能听美国指手画脚? 更麻烦的是乌克兰背后的欧洲。别看美国一直喊着支持乌克兰,真到了关键节点,欧洲的态度才是重头戏。法国、德国这些国家,一边给乌克兰送武器,一边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德国得靠俄罗斯的能源过日子,法国一直想当欧洲的 “话事人”,都不愿意真跟俄罗斯彻底撕破脸。 之前俄乌在土耳其谈判没突破的时候,欧洲领导人还急着找特朗普协调立场,可真要让他们劝乌克兰妥协,又没人敢拍板。毕竟乌克兰要是输了,北约的防线就直接怼到俄罗斯门口了,欧洲怎么可能甘心? 而且俄乌问题压根不只是 “停火止战” 那么简单,根子在几十年前就埋下了。冷战结束那会儿,北约跟苏联说好不东扩,结果苏联一解体,北约立马翻脸,前前后后吸纳了 14 个新成员,全是德国以东的国家,等于把军事防线一步步往俄罗斯家门口挪。 俄罗斯早就喊过多少次反对,2021 年还专门提过要书面保证,可美国根本没当回事。这就好比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盯着苏联,苏联能不急吗?现在俄罗斯看着北约要把乌克兰也拉进去,自然觉得踩了自己的安全红线 —— 毕竟二战的时候,纳粹就是从乌克兰打过来的,这可是刻在骨子里的警惕。 特朗普想复制加沙的成功,可他没算明白,俄乌双方的诉求差得太远。乌克兰这边,泽连斯基一直喊着要收回全部领土,包括克里米亚,背后有欧洲撑腰,肯定不肯松口。 俄罗斯那边,要的是北约承诺不东扩,承认自己的安全利益,不然这场仗等于白打。美国夹在中间,既没法逼着俄罗斯撤军,又没法让欧洲放弃乌克兰,说白了就是 “两头都管不了”。 选在布达佩斯见面也挺有意思,这地方当年也是北约东扩第一批吸纳的成员,普京愿意去,本身就释放了点信号,但不代表他会让步。之前俄罗斯就说过,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现在战线胶着,俄军手里还握着不少乌克兰的地盘,肯定要拿这个当筹码。而乌克兰刚拿到点西方援助的风声,正是士气足的时候,更不可能轻易谈妥协。 还有欧洲那些国家的心思也复杂。德国总理默茨之前就对俄乌谈判挺失望,觉得俄罗斯没诚意;法国马克龙一边找特朗普协调,一边又怕美国撒手不管,让欧洲自己扛压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在喊着要对俄制裁,可实际上好多欧洲企业早就受不了了,私下里偷偷跟俄罗斯做买卖。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特朗普就算想推动和谈,也找不到个能拍板的欧洲代表对接。
美参与打击俄腹地!普京将亮杀手锏,中方趁势夹击,特朗普犯大错。特朗普彻底不装了,
【5评论】【14点赞】
用户96xxx55
强硬的目的就是让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应该是有一定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