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链的修复,完全得益于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
从稀土矿储备,到开采,冶炼,磁材制造,回收,全链条占据了全球霸主地位。
当然,稀土矿,其实西方目前是不怎么缺,即便他们国内没怎么开采,也可以从其他国家买得到,比如巴美就要签订的稀土矿买卖协议。
开采稀土矿,老美要努力一把,采矿设备上的突破也不是难事主要还是重新花钱研发值不值得问题。
目前卡脖子的关键很可能是冶炼提纯技术和磁材制造上的技术问题。
不过产业链的修复,一般是自上而下的,价格很显然从稀土矿价格开始修复,后面逐步传导到产业链各个环节。。
稀土价格必然会回归到适配它身份地位的位置。
而且考虑到未来各个产业的需求是增长的,比如新能源汽车,航天,芯片,机器人等领域未来保持增长,尤其是机器人增长空间可观。
所以长周期而言,量价齐升的预期未尝不是产业发展的一种正常猜想。
看官方近期的表态其实很显然是想推动稀土产业链价格体系的重塑,哪怕后面谈妥了,价格也不会有什么回落,因为价格还在继续修复中,还要比西方自己建产业链的成本要低的多。
反正以个人理解真正卡脖子的技术在冶炼提纯,在回收。。只是目前提价端更加直观体现利好,比如包钢的上调37%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