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收回台湾了,说白了,不是中国不想,而是背后“牵扯”太大了,需要谨慎处理 海峡两岸分治局面由来已久,大家伙儿都清楚那段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岛上,形成了长期对峙。统一大势明明摆在那儿,为什么大陆没急着动手? 两岸关系走过风风雨雨,从上世纪50年代的金门炮战,到70年代中美建交后的缓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两岸开始试探对话。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拉开序幕,标志着官方接触起步。进入新世纪,经贸成了桥梁,2008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了,贸易额蹭蹭上涨。2024年两岸贸易额达到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 到2025年第一季度,贸易额70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前9个月更是23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8.8%。 福建港口忙得热火朝天,大陆从台湾进口电子元件、农产品,出口机械纺织品,互补性强。 可外部势力总爱搅局。美国把台湾当棋子,不断军售干预。2024年10月,美国批准19.88亿美元的地对空导弹系统。 2025年继续加码,财年预算单独编列1亿美元军援。 2026财年更拟拨5亿美元。 这些军售案子堆积如山,总价值超6100亿元新台币还没交付。 美国还推所谓“芯片法案”,想逼台积电产能外移,但台湾当局没全答应。2022年美国政要访台后,大陆军演回应,战机常态化巡航,维护主权。2025年,美国敦促台湾把国防预算提到GDP 3%,拉日澳入伙,形成环台态势。日本自卫队在冲绳备战,澳大利亚潜艇南海活动,这些都让局面复杂起来。 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也反对外部干涉。台湾当局所谓“新南向政策”想分散对大陆依赖,但大陆仍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占比超40%。两岸经贸这么紧密,统一不是空谈,得考虑实际影响。说白了,大陆不想趁机收回台湾,不是心软,而是背后的牵扯太大,得谨慎处理。台湾芯片产业就是个大坎儿,全世界高端芯片九成靠台湾产。台积电在新竹园区,2024年产值5.3151兆新台币。 2025年第二季市场份额飙到71%,AI需求拉动晶圆代工销售增长33%。 3纳米产能预计增长超60%,2纳米年底月产5万片。 这些芯片进手机、电脑、汽车,甚至军工产品。万一冲突起来,工厂一停,全球供应链断裂,经济损失上万亿美元。大陆芯片产业在追赶,2025年设备投资380亿美元, 华为海思等企业突破瓶颈,但短期替代不了台湾产能。就像拆房时发现承重墙连着整栋楼,一动就全塌。 国际博弈更添风险。美国把台湾当印太支点,军方高官放话,中国可能2025到2027年动武。 他们宁愿炸台积电也不让落中国手里。 日澳跟风,2025年日本加强冲绳部署,澳大利亚扩大南海巡航。一旦大陆推进统一,这些势力联合插手,亚太就乱套,搞不好升级成大冲突。两岸同胞一家亲,打仗伤的是自己人。台湾社会多元,2025年调查显示,台湾人认同67.7%,中国人认同仅2.3%。 年轻人对大陆认知低,统一后治理难,重建基础设施、社会融合得花大钱,花时间。贸然硬来,代价高,得不偿失。 大陆选择稳扎稳打,这才是大国智慧。推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保留高度自治,促融合发展。2025年两岸文化交流多,北京博物院办台湾青年展,平潭实验区台企工厂增多。大陆惠台政策落地,台湾同胞大陆就业创业升,共享医疗教育资源。芯片自主化加速,长鑫存储合肥厂投产,降低依赖。经贸额稳增,第一季度实际使用台资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1%。 新设台企1592家。这些软实力铺路,民心相通,时机成熟统一水到渠成。 长远看,和平统一是正道。大陆战略定力强,积小胜为大胜。外部干涉挡不住民族复兴脚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部分。2025年这种关键节点,更得慎之又慎。急功近利容易坏事儿,步步为营才能行稳致远。
为什么张亚中不受台湾人喜欢?邱毅一语道破了其中缘由。邱毅说,如果一个人在台湾,把
【24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