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当局关门已经开始拖累美国经济发展了。要优先给农民们稳定下来。农民是最惨的一群人。
要说起美国农民的糟心事,绕不开特朗普时期的那些操作。当年特朗普一拍脑袋搞加征关税,直接把农民们的生意搅得稀碎。本来不少美国农民靠着出口农产品过日子,尤其是往中国这类大市场发货,一年到头好歹能有笔稳收入。可关税一加上,情况立马变了天。
中国这边肯定不能坐着吃亏,反手就对美国农产品加了税。这一加税,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直接没了。就拿大豆来说,以前美国大豆还能靠着低价跟巴西抢生意,现在关税一叠加,成本蹭蹭往上涨,中国买家转头就去买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了。
美国农民这边可就慌了神,仓库里的大豆堆得满当当,却没人来买。之前不少农民还跟经销商签了供货合同,现在订单黄了,不光赚不到钱,还得赔违约金。有些小农场主本来家底就薄,扛不住这波打击,只能眼睁睁看着农场倒闭。
有数据能说明白这事儿有多严重,特朗普任内那几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掉得厉害,有些品类同比降幅能超过五成。伊利诺伊州有个叫托德・梅因的大豆协会成员,他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那时候他们协会里不少农民都快撑不下去了,有些人家甚至连农机的贷款都还不上,只能把拖拉机拿去拍卖。
白宫那时候也不是没动作,说要给农民发补贴,还提过类似2019年那23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可这补贴看着多,实际到农民手里的时候,要么数额打了折,要么拖了大半年才到账。有些农民等不起这补贴,只能提前变卖资产,不然连下一季的种子钱都凑不齐。
更让农民闹心的是,特朗普政府一边给他们画补贴的大饼,一边还在帮竞争对手。就说阿根廷吧,美国居然计划给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的金融支持,可阿根廷恰恰是美国大豆出口的主要对手。这事儿传到美国农民耳朵里,没人不生气,不少人直言“为啥要帮抢我们市场的对手纾困”,这话里的委屈和愤怒,谁听了都能明白。
而且这补贴就算真能及时到账,也填不上市场丢失的窟窿。美国农业产业链长着呢,不光是农民种庄稼,还有肥料生产、农机制造、仓储运输这些环节,都得靠农产品出口带动。现在出口骤降,肥料厂商的订单少了,农机公司卖不出新设备,连货运公司的卡车都闲了下来。
艾奥瓦州有家拖拉机公司,那几年拍卖的农业机械数量比往年多了30%,全是农民们没钱还贷款,被银行收走拍卖的。全美最大的农机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更惨,因为钢铁关税,光损失就有6亿美元,最后没办法,只能裁员2500人。这些连锁反应,早就超出了农业本身,连带着不少非农岗位也没了。
到了现在当局关门的时候,农民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政府部门一关门,农业补贴的审批流程停了,农产品出口的检疫证明也办不了,有些已经谈好的订单,就因为没法办手续,只能眼睁睁黄掉。贝森特说要优先稳定农民,可实际能拿出的办法少得可怜。
之前还有农民盼着政府能跟中国好好谈谈,把关税降下来,让他们的农产品能重新卖回中国市场。可这么多年过去,谈来谈去没个结果,中国早就找好了其他供应商,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不仅价格低,供货还稳定,有些地方甚至能用人民币结算,不用看美元波动的脸色。
美国农民心里也清楚,就算现在关税真的降了,他们也很难抢回失去的市场。中国已经在南美布局了农业运输项目,港口、铁路都修得顺顺当当,供应链早就固化了。明尼苏达州有个叫达林・约翰逊的四代农民,他急得直跺脚,说就算现在达成协议,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了,下一季的种子都不知道该怎么选。
现在再回头看,特朗普当年搞加征关税,说是为了美国利益,可最后受伤最深的却是最底层的农民。他们没什么话语权,只能被动承受政策带来的后果。贝森特现在提优先稳定农民,可要是拿不出实际有效的办法,这些话也只是空口白话。美国农民想回到以前那种靠出口农产品安稳过日子的时光,怕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