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梅德韦杰夫放狠话! 10月13日,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尤其针对特朗普本人。 “战斧”最大射程达1600公里,可覆盖莫斯科,直接触碰俄罗斯安全红线,俄罗斯绝不会坐视不管。目前有人认为乌克兰缺乏该导弹的发射平台,但若美国通过北约输送,局势将更复杂。 此前俄罗斯已在2025年5月前调整核威慑政策,明确国家安全受威胁时可能动用核力量。而特朗普对乌援助态度反复,曾提及停止援助,如今又表示可能提供远程导弹。 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出,向乌供“战斧”是制造更大威胁的行为,必须严厉回应,直指美国此举是拿地区安全赌地缘利益,不惜牺牲众人安危,俄罗斯后续行动值得关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激化矛盾的行动。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克也警告,向乌供“战斧”将导致局势“严重升级”,甚至破坏俄美关系。 冰冷的导弹射程数字背后,是千万人颤抖的生活。1600公里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基辅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不过755公里,战斧的锋芒早已越过战略平衡的边界。当克里姆林宫的金顶被纳入瞄准镜,这场冲突已然踏入全新阶段。 梅德韦杰夫的警告带着刺骨的寒意。这位曾以温和形象示人的政治家,如今在社交平台划出猩红的警戒线。他的话语像冬日的寒风,掠过东欧平原,惊起北约总部窗棂上的积雪。 核威慑政策的调整绝非虚张声势。2025年5月前的期限像倒计时的秒表,在各国作战指挥中心的屏幕上闪烁。俄罗斯的核武库始终保持着令人窒息的战备状态,这份沉重足以压垮任何轻率的决策。 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让这场危局更添变数。从承诺停止援助到暗示提供远程导弹,他的每个表态都在国际社会激起涟漪。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仿佛在玩火的孩子,却不知火势蔓延的速度。 战斧巡航导弹的威胁不仅在于它的破坏力,更在于它撕裂了残存的政治互信。当莫斯科街头的行人抬头望天,他们看到的不仅是阴云,还有看不见的导弹轨迹划过心际。 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显得如此苍白。克制这个词在硝烟中慢慢失去分量,就像雨滴落入燃烧的油田。各方都在赌桌上加注,筹码却是普通人的安宁与未来。 佩斯科克的警告带着克里姆林宫特有的克制与力量。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打磨,既不留把柄,又明确传递决心。这种外交辞令下的暗流,比公开的威胁更令人不安。 欧洲的夜晚不再宁静。从柏林到华沙,从赫尔辛基到布加勒斯特,人们都在关注着这场危险的博弈。厨房里主妇们收拾餐具的叮当声,与千里之外导弹发射井的开启声,形成残酷的对照。 这场危机早已超越俄乌边界。它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扩散到全球每个角落。股市的波动、能源价格的起伏,都是这场地缘政治地震的余波。 和平如此脆弱,就像晨露在阳光下消散。当武器的射程超越理智的边界,当威慑取代对话,我们都在走向未知的深渊。每一步升级都在消耗人类文明的韧性,每次试探都在磨损来之不易的和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荷兰估计睡不着了!环球时报社评:荷兰这次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无理行为而付出代价。
【43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