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97年,中国银行内部查账时,竟发现周总理账户,在30年前存了1.2万英镑,加上多年的利息,这笔存款竟然高达46.7万! 1997年,中国银行的一次内部审计,却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账户名,账本里躺着一笔奇怪的存款,户名叫“代周总理存”。 这笔钱最初是1.2万英镑,在六十年代那会儿,这绝对是一笔巨款,差不多能换到八万多人民币,到了1997年,连本带息已经滚到了46.7万元。 这笔钱从哪来,为什么会和总理扯上关系?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得到真相,看看这笔钱和周总理到底有什么关系。 经过查证得知,这笔钱的源头,是一对名叫刘本昆和刘道蕊的夫妇,他们是旅居英国的老华侨,都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工作过。 刘道蕊原是个叫多利的英国姑娘,因为工作正直,发现有人盗用公款,差点反被人挤兑开除,是刘本昆站出来为她说话,保住了她的工作,两人也因此走到了一起。 多利后来嫁给了刘本昆,取了个中文名叫刘道蕊,为了能跟丈夫一起回国建设新中国,她甚至放弃了自己的英国国籍。 回到祖国,他们知道个人生活条件肯定不如留在英国,但心里那股劲儿是热的,他们变卖了在英国的所有家产,凑了这1.2万英镑,想为国家出份力。 他们极其敬佩周总理的为人,于是写了封匿名信,连同汇款单一起寄给了总理,不为留名,只为心安。 可这笔滚烫的捐款,到了周总理手里,却成了个“烫手山芋”,总理有铁的原则:国家不能接收个人的巨额财产,他立刻下了指示,一定要找到汇款人,把钱退回去。 但在那个年代,要找一个存心匿名的爱国华侨,谈何容易,寻人未果,总理就指示银行,专门开个户头,以他的名义把钱存起来,代为保管,这笔钱,就这样成了一场无私奉献与崇高原则的美好“僵持”。 在银行沉睡的三十年里,这笔钱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它成了一根看不见的线,一头连着海外赤子的拳拳之心,另一头连着他们所敬仰的国家领袖。 时间没有让这份情感褪色,反而让它增值了,当银行的工作人员在1997年顺着旧档案,最终找到了刘本昆夫妇。 银行的同志拿着那张46.7万的存折,希望能物归原主,可老两口的态度坚决得让人动容:这钱我们不要,当初捐了,就不是我们的了。 更让人心酸的是,当时刘本昆老先生正重病在身,治疗急需用钱,银行的人想用这个理由劝他们收下,可他们还是摇了摇头。 眼看事情又要僵住,刘道蕊女士提出了一个想法:不如用这笔钱,成立一个基金吧,这个提议一下子打开了所有人的思路,基金就用来奖励和激励中国银行里有贡献的年轻员工,把这份心意传递下去。 信息来源:揭秘:周恩来总理巨额外汇存款之谜.2008-06-2514:53南方网
陈云晚年回忆说,遵义会议上有两个人反对毛主席。一个是凯丰,他反对最坚决,态度最明
【2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