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夹缝中生存的蒙古国,为何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以前俄蒙关系这么好,最近这几年,大俄做生意甚至都不考虑蒙古了,这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俄罗斯对蒙古国态度的转变,根本不是突然翻脸,而是蒙古自己一步步把路走窄了。 早年间俄蒙关系确实铁,俄罗斯缺矿产时从蒙古进口,蒙古需要技术和市场时俄罗斯也愿意搭把手。 可这些年蒙古一门心思搞 “第三邻国” 战略,把美国、欧盟这些远的拉过来,把身边的俄罗斯晾在了一边。 就说能源合作这事儿,俄罗斯想修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正好要经过蒙古国通往中国,这本来是蒙古赚过境费、搭中俄能源快车的好机会。 结果蒙古拖来拖去,一会儿要加钱,一会儿提附加条件,硬生生让俄罗斯的东方能源布局卡了壳。 换谁是俄罗斯,也不会再把重要生意交给这么不靠谱的伙伴,后来俄罗斯干脆绕开蒙古,跟中国直接深化合作,2024 年中俄贸易都突破 2400 亿美元了,蒙古连口汤都没喝上。 更让俄罗斯失望的是蒙古在安全领域的“转向”,“色楞格” 军演本来是俄蒙展示军事互信的招牌,每年都办,结果 2023 年蒙古说取消就取消,转头就跟美国搞军演,这味道太不对了。 要知道 “可汗探索” 军演可不是简单的练兵,美国早从 2003 年就借着这个由头在蒙古建监听设施,盯着俄罗斯东部和中国东北的动向。 蒙古心里门儿清这事儿戳俄罗斯的痛处,可还是硬着头皮干,等于明着告诉俄罗斯 “我要跟你保持距离”。 俄罗斯也不是软柿子,以前俄罗斯还从蒙古进口部分农产品,现在直接换成了哈萨克斯坦的。 蒙古想出口稀土到欧洲,求俄罗斯借铁路,俄罗斯也找理由拖着,这都是蒙古自己的选择换来的结果。 蒙古国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不管出口煤炭还是稀土,都得靠中国的港口或者俄罗斯的铁路,这是天生的短板。 可它偏要跟美国签绕开中俄口岸的稀土运输协议,想着把矿石直接运到美国,结果呢?天津港的租约快到期了,新的出海口找不着,绕远路的运输成本比赚的钱还多,最后生意没做成,还把邻国得罪了。 2025 年申请加入 “印太经济框架”,更是蒙古的一着险棋,美国把蒙古拉进 “印太民主阵营”,喊着 “自由开放” 的口号。 其实根本不是真心帮蒙古发展,而是看中了蒙古的地理位置,想把它变成制衡中俄的 “桥头堡”。 蒙古自己也知道这层意思,还主动递 “投名状”,比如跟美国、韩国搞关键矿产三边合作,把稀土、铀矿这些宝贝优先给西方。 可美国的承诺从来都是画大饼,“印太经济框架” 里那么多国家,连印度都没捞着实质好处,蒙古一个内陆国,既没市场又没产业链,美国怎么可能真的给它资源? 乌克兰就是个典型例子,当时乌克兰刚独立,夹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疏远俄罗斯,拼命想加入北约。 俄罗斯一开始还想维持友好,给乌克兰低价天然气,可乌克兰非要跟着西方反俄,最后天然气价格涨了好几倍,克里米亚也出了问题,经济一落千丈。 乌克兰和现在的蒙古多像,都是内陆或地缘关键国,都想靠远的大国对抗近的邻居,可最后都被远的利用,被近的疏远,自己落得里外不是人。 俄罗斯现在不跟蒙古做生意,就是给它敲警钟,邻里关系才是根本。
乌克兰被坑了,战斧成了幻想!你没有看错,英国突然爆出了美国的阴谋,他们提供的
【7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