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在10号上午9点43分左右发生7.4级地震。他的老大哥美国,二哥日本,三哥印度,四哥澳大利亚,五哥韩国,还有乱七八糟的哥哥,姐姐国,一个个跑的比兔子都快,都不肯对其伸出援手! 10日上午9点43分左右,一场里氏7.4级的强震,狠狠地撕开了菲律宾的大地。 房屋瞬间成了废墟,道路裂开大口,无数人在瓦砾下等待救援。 可是,比这天灾更让人心寒的,是菲律宾那些“盟友”们的反应。 这场灾难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地缘政治承诺的真实分量,实在是轻得可怜。 说起来真够讽刺的,灾难发生前,美菲关系那叫一个铁。 又是《共同防御条约》,又是四月份刚敲定的一笔55.8亿美元的F-16战机大单,关系看起来那叫一个好。 可当93.16亿比索的家园被毁于一旦时,这份“牢不可破”的友谊只换来了25万美元的援助。 这点钱折算下来,也就1380万比索,连损失的零头都算不上。 更离谱的是,运来的物资里,居然还有瓶装水和过期的压缩饼干。 这哪是救援,简直像是在清理自家仓库。 日本那边也差不多,又是签《互惠准入协定》,又是买护卫舰,军事上绑得紧紧的。 可承诺的500万美元援助,却要等到九月份才能到账,这远水怎么救得了近火? 比起美日好歹还有点表示,其他盟友的反应堪称一出“行为艺术”。 澳大利亚说要捐净水设备,结果东西被自家海关给卡住了,理由是“有潜在军事用途”,让人哭笑不得。 印度和韩国干脆选择了彻底沉默,平时搞联合军演、谈战略合作一个比一个积极,真到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时候,官方声明里连菲律宾的名字都找不到。 可当大家都拿出理由时,这种集体性的冷漠就显得格外刺眼了。 当然,菲律宾走到今天这步,也不能全怪别人。 为了紧跟美国的脚步,不惜开放四个新的军事基地,还在仁爱礁等问题上不断挑事,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更要命的是,自己家里的事也没办好。 2013年台风“海燕”过后,国际社会给了23亿援助,但这笔钱显然没用在刀刃上。 如今地震一来,主干道直接中断,救援基本靠手挖。 这种情况下,一个对比就显得特别突出。 当地华人商会在震后两天就捐了1000万比索,用于购买急需的药品和食物。 这份来自民间的温暖,和那些官方“盟友”的敷衍形成了巨大反差。 说到底,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受灾的民众是无辜的。 这场地震给菲律宾提了个醒,靠几份军事条约和昂贵的武器,是换不来真正的安全的。 真正的安全感,得靠自己踏踏实实地建设家园,以及更多元、务实的朋友。
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郭正亮曾言:黄岩岛对于我国来说是
【7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