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回算是把稀土领域的底线亮出来了,商务部 10 月 9 日直接发了公告,明确加强稀土提取技术的出口管制,不光管原产中国的技术,连那些用中国技术在国外生产的稀土物项也得拿许可证才能出口。 这事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亚洲时报之前就点透了关键原因,巴基斯坦那边正拿着咱们的设备给美国生产稀土呢,等于绕开了咱们的管制壁垒,这波操作确实戳到了痛点。 要知道,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领域的分量可不是吹的。国际能源署刚出的报告里说得明白,20 种能源相关矿产里。 咱们在 19 种的冶炼环节都是老大,平均市场份额能占到 70%,尤其是稀土,光冶炼端的前三位国家产量占比就高达 95% 以上,咱们更是其中的核心力量。 而且这地位不是靠储量堆出来的,而是攥住了中游冶炼和技术的命门,就拿铜来说,全球一半的精炼产能都在咱们这儿,光铜精炼厂就有 60 多家,比北美所有的加起来还多好几倍。 这种主导权本来是咱们地缘经济影响力的重要底气,结果巴基斯坦这波操作等于是在拆台。说起来巴基斯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之前就有消息说,他们想用稀土资源、铜矿合资这些条件换美国减免 29% 的进口关税,这买卖里自然就包括了稀土生产。 但问题是,巴基斯坦的稀土开采和冶炼设备大多是从中国引进的,连核心的提取技术都得靠咱们支持。 等于咱们把家伙什和本事教出去了,结果转头就变成了给美国供货的生产线,这不仅让咱们的技术管制打了折扣,更等于间接帮美国绕开了供应链依赖。 要知道美国这些年一直急着重构关键矿产供应链,又是搞《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倡议》,又是加关税扶持替代供应,就是想摆脱对咱们的依赖,巴基斯坦这波等于是送上门的助攻。 不过中国这回的管制可不是临时起意,早有铺垫。其实稀土相关技术 2001 年就进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今年 4 月也刚对稀土物项出过管制措施,这次算是把漏洞堵得更严实了。 公告里写得特细,不光是直接出口技术要许可,连在境外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稀土产品,只要中国成分占比超过 0.1%,都得申请许可证。 要是发现这些技术可能用于军事领域,或者给管制名单上的企业供货,原则上直接不批。这明摆着就是针对那些转口卖技术、借壳生产的猫腻,巴基斯坦给美国供货的情况自然也被框在了里面。 商务部发言人早就说了,咱们的目标是规范出口不是 禁止出口,特意给公共领域的技术、基础科研留了空间,人道主义救援用途甚至不用申请许可证,只要事后报备就行。 之前好几次管制后,西方说的产业链断裂也从没发生过,反而把那些低价无序竞争的乱象治好了,行业反而更健康了。 毕竟稀土这东西有军民两用属性,不管好的话,万一被拿去搞军事用途,那才是真的危害安全,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这事儿本质上是地缘经济里的技术保卫战。中国花了几十年才在稀土冶炼、回收这些环节站稳脚跟,全球三分之二的电池回收能力都在咱们这儿,这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技术积累。 现在美国一边想摆脱依赖,一边又拿关税、协议诱惑其他国家当替代供应方,巴基斯坦这波操作等于是撞到了枪口上。中国这回强化管制,就是明确告诉外界:技术可以合作,但不能拿来拆咱们的台,更不能变成危害安全的工具。 至于后续会怎么样,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不会轻易放掉手里的技术主动权。毕竟关键矿产早就成了地缘政治的硬通货,从美乌矿产协议到刚果(金)的资源换和平,到处都是拿矿产做交易的例子。 咱们守住技术出口的关口,其实也是在守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 要是技术随便流出去,被滥用或者搞恶性竞争,最后吃亏的还是整个行业。 这回的管制公告,与其说是限制,不如说是给全球稀土贸易立规矩,想合作可以,但得守着安全和合规的底线来。
这次最严稀土限制令,中国给美国留了一个退路:1、亲口、明确地说出来“不支持
【291评论】【1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