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亿资产说冻就冻!中国企业出海,连自家“内鬼”都防不住了? 谁能想到,荷兰政府一记“突袭”,直接把闻泰科技的半条命给攥住了!10月刚过,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分部突然被按下暂停键,核心技术、百亿资产全被冻结,这哪是监管?分明是借着“国家安全”的幌子抢生意!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公司,它是闻泰科技在2019年花了114亿元从荷兰NXP手里买过来的,是咱中国企业出海收购的标杆案例。 这些年闻泰砸了不少钱升级技术,安世早就成了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巨头,汽车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的市场份额都排到世界前三,手里握着的专利就有几千项。 现在倒好,荷兰政府一句话,整个公司直接停摆,这不是明抢是什么? 更让人窝火的是,这事背后还藏着“内鬼”的影子。 有消息说,这次冻结行动的导火索,是安世半导体内部几个高管捅出去的“举报信”。 这些人拿着公司的高薪,却偷偷给荷兰政府递材料,说什么“安世的技术可能影响欧洲供应链安全”,硬生生把正常的商业运营扣上了“安全威胁”的帽子。 他们心里根本没把自己当中国企业的一份子,满脑子都是怎么靠出卖公司利益换自己的前程。 闻泰科技这边接到消息时都懵了,前一天还在跟安世的欧洲团队对接订单,第二天就收到了荷兰经济事务部的冻结通知。 公司紧急派了高管飞过去谈判,结果对方连会议室都不让进,只扔出来一句“等待进一步审查”,具体审查多久、什么标准,连个准话都没有。 这明摆着就是故意拖着,想等安世的客户都跑光,最后再低价把这个“香饽饽”卖给欧洲本土企业。 要知道现在全球芯片市场有多紧张,汽车厂商、电子厂商都在抢产能。 安世一停摆,手里握着的几亿美元订单直接没法交付,违约金就得赔不少。 更要命的是,客户可等不起,已经有几家汽车厂商开始跟韩国、美国的芯片公司谈合作,这要是真把客户弄丢了,以后再想抢回来就难了。 闻泰科技的股价也跟着遭了殃,消息一出来直接跌停,一天之内市值蒸发了上百亿元,股民们在股吧里吵翻了天,有人骂荷兰政府霸道,有人怪公司风控不到位,还有人担心自己的血汗钱要打水漂。 其实这不是中国企业出海第一次栽在“内鬼”手里。 之前有家做新能源电池的中国公司,在德国建工厂的时候,也是内部高管跟当地竞争对手勾结,把核心的电池配方和生产工艺偷偷泄露出去,结果工厂刚投产就被起诉侵权,最后花了几千万欧元才摆平。 还有做光伏的企业,在东南亚拓展市场时,销售总监拿着客户名单跳槽到竞品公司,还带走了整个区域的销售团队,直接让公司丢了一半的订单。 这些“内鬼”就像藏在企业身体里的蛀虫,平时看着跟正常人一样,一旦有利益诱惑,就会毫不犹豫地咬公司一口。 他们要么是觉得跟着中国企业没前途,想靠出卖信息换个“外企编制”;要么就是被竞争对手收买,拿着高额回扣干起了损公肥私的勾当。 最可气的是,这些人往往还身居高位,手里握着公司的核心资源,他们捅出去的刀子,比外部竞争对手的攻击还狠。 中国企业出海本来就不容易,要面对当地政府的监管壁垒,还要跟全球竞争对手拼技术、拼价格。 现在倒好,家里还得防着“内鬼”背后捅刀,简直是腹背受敌。 就拿闻泰这次的事来说,安世半导体的高管大多是荷兰本地人,虽然名义上是中国公司的员工,但心里更认同欧洲的利益。 闻泰当初收购的时候,为了稳定团队,给了这些高管不少股份和权力,可没成想养虎为患,最后反而被这些人摆了一道。 这事也给所有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了个醒:招人的时候不能只看能力,还得看立场。 尤其是核心岗位,必须得有信得过的人盯着,不能把关键技术和资源都交到外人手里。 而且风控体系也得跟上,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分公司,财务、人事、技术还都是各自为政,总公司根本没法实时监控,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闻泰科技现在也在想办法补救,一边找律师团队跟荷兰政府打官司,一边紧急联系安世的核心客户解释情况,承诺会尽快恢复供货。 但这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工厂多停一天,公司就多损失一天。 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可能会让其他国家的政府有样学样,以后中国企业再想出海收购、建工厂,遇到的阻力只会更大。 其实中国企业出海不是为了抢谁的饭碗,而是想在全球市场上公平竞争,一起把蛋糕做大。 就像安世半导体,这些年在欧洲创造了几千个就业岗位,还帮当地的汽车厂商降低了芯片采购成本,本来是双赢的好事。 可荷兰政府偏偏要搞保护主义,还纵容内部人员搞小动作,这种做法不仅会毁了安世,也会让其他国家的企业不敢再跟欧洲合作。 现在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在盯着这事的进展,大家都想看看荷兰政府会不会收回成命,也想看看闻泰科技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如果这事处理不好,以后中国企业出海只会更谨慎,全球供应链也会变得更加碎片化。
没想到,董明珠小姐那句“绝不用一个海归派”的争议言论,这两天因为闻泰科技的遭遇,
【58评论】【50点赞】
梁平
我们也可以查荷兰的公司啊,还有直接断供荷兰稀土!
远方的她 回复 10-14 13:47
中国国内那么多荷兰公司,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