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和老公去售楼处交定金,那场面,简直比追剧还刺激!全程意外不断,销售的话被老

惜陈谈娱乐 2025-10-13 08:51:47

上个月和老公去售楼处交定金,那场面,简直比追剧还刺激!全程意外不断,销售的话被老公一句话戳破,直接省出三年多月供,这到底咋回事? 那天刚踏入售楼处,销售小哥就跟装了小马达似的,风风火火攥着户型图冲过来。他满脸堆笑,唾沫横飞地说:咱看的那套 118㎡的大三房,原价 235 万,现在活动价 218 万,首付按最低标准 32.7 万,贷 30 年月供 6700 多,再低我可就做不了主啦!我听着觉得还挺划算,正准备夸老公选的户型好,结果他压根没理我,自顾自掏出手机划拉起来。我心里犯嘀咕,这货在搞啥呢? 紧接着,老公冷不丁冒出一句:我刚查了房管局备案价,这房才 188 万,多收的 30 万是啥费用?要是按 188 万算,首付才 28.2 万,月供也就 5900 左右!好家伙,这一句话就像一颗炸弹,销售的脸瞬间就僵住了,跟被施了定身咒似的,支支吾吾半天才说要去跟经理确认。我们就在那干等了半个小时,连销售的影子都没见着,发信息问,人家也不回,得嘞,咱直接走人! 回去路上,老公跟我说,他表哥去年就吃了没查备案价的亏。同小区同户型,表哥花 190 万买的,别人 165 万就拿下了,月供差了快 800 块,这得是多冤大头啊! 这买房的事儿,就跟娱乐圈那些明星的绯闻一样,表面看着光鲜亮丽,背后指不定有多少猫腻呢。就像之前某明星被爆出高价接代言,结果产品根本不值那个价,跟这销售多收我们钱有啥区别?都是想从消费者口袋里多掏点。 过了两天,销售打电话来说经理特批可以按 210 万申请价格,让我们再过去面谈。老公那叫一个硬气,直接放话:必须按备案价 188 万,不按这个价就没必要面谈!挂了电话,我们又等了一周,销售总算松口了,说可以按备案价申请,不过得等总部审批流程,大概两周时间。这期间,我们来回确认了两次材料,就跟侦探查案似的,不放过任何细节。好在最后,经过 3 周的周旋,真按 188 万签了合同,这感觉,就像打了一场胜仗,爽翻了! 说起查备案价,其实几分钟就搞定。就拿我所在的成都来说,先打开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点住建蓉 e 办,在下面的信息公示里点更多,就能找到查询入口。再点商品房备案查询,输入楼盘名和房号,记住啊,看房时一定要跟销售要房号,不然查不了。最后输完点查询,房子的备案价、面积、有没有被预定,都写得明明白白。这就好比明星的行程表,一查就知道他们的动向。 不光能查底价,还能帮着砍价。就算看中的房已经卖了,也能查历史成交价和面积对应的月供,照着这个数谈,自己心里才有谱。就像明星谈片酬,得知道市场行情,不然容易被坑。 付款方式和谈价时间也有讲究。我们当时手里钱够,选了全款付,又多砍 3 个点,相当于再省 5.6 万。这就跟明星接戏,一次性付清片酬和分期付款,价格肯定不一样。谈价尽量月底去,销售月底冲业绩,领导给的权限大,更容易让步。这就好比明星年底冲业绩,为了完成 KPI,什么条件都可能答应。 还有期房,最好别碰!我同事之前买期房,当时说备案价 210 万,后来降到 200 万,按 3%的首套利率算,月供差 270 多。找开发商协商,人家只说备案价调整正常。这就跟明星的代言产品,说降价就降价,消费者只能干瞪眼。 现在娱乐圈和楼市,都有不少类似的套路。明星靠包装和炒作抬高身价,开发商靠话术和营销多赚利润。我们作为消费者,就得像福尔摩斯一样,擦亮眼睛,不被忽悠。 (可能存在虚拟故事,请注意甄别)

0 阅读:49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