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蛋烘糕奶奶终于塌房了! ​最近被市民拍到用内裤当抹布,提醒她这样不卫生,你猜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12 09:37:29

成都蛋烘糕奶奶终于塌房了! ​最近被市民拍到用内裤当抹布,提醒她这样不卫生,你猜她说啥?她说自己是上过成都电视台,是大名人了,是大网红,谁不想和网红买卖接触呢? 这事儿听着气人,可细想下来,满是可惜——这位奶奶在宽窄巷子口摆摊快二十年了,最早哪是什么“网红”,就是个普通的摆摊老人。那时候她的蛋烘糕三块钱一个,奶油是安佳的,肉松是现炒的,烤得外脆里软,附近上学的娃娃放学就围着她的小推车转,喊着“奶奶,多放一勺花生碎”。她总笑着应,手一点不抖,花生碎给得足足的,有时候娃娃钱不够,她摆摆手“下次一起给”,就把热乎乎的蛋烘糕递过去。 后来是个游客拍了她的小推车,配文“成都最暖蛋烘糕,奶奶的味道”,一下就火了。电视台来采访,她局促地搓着手,说“就是做点小生意,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网红来打卡,举着手机对着她拍,她也配合着笑,只是烤蛋烘糕的手还是那么稳。那时候大家喜欢她,不是因为“网红”标签,是因为她的蛋烘糕里有烟火气,有老一辈的实在——就算火了,她也没涨价,还是三块钱一个,奶油照样用最好的,直到去年才涨到四块,说是“奶油贵了,实在撑不住”。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好像变了。有人说,自从上了电视,她的小推车就没以前干净了——装奶油的盒子敞着口,掉在地上的葡萄干捡起来就往碗里放;还有人提醒她“奶奶,手套该换了”,她头也不抬“没事,我洗过了”。这次被拍到用内裤当抹布,是个常来买的姑娘,姑娘当时吓了一跳,小声说“奶奶,这个不能当抹布啊,不卫生”,没成想她一下就炸了,把铁勺往铁板上一磕“我上过电视的!多少人来拍我!你懂什么!” 姑娘后来在网上说,她以前每周都来买,有时候加班到深夜,就想来个热乎的蛋烘糕,觉得是“成都的温暖”,可那天之后,再也没去过。评论里好多人有同感——有人说上个月买的时候,就觉得奶油有点怪味,没好意思说;有人说奶奶现在很少笑了,眼里都是“不耐烦”,好像大家来买,不是因为蛋烘糕好吃,是因为她是“网红”;还有人晒出以前的照片,照片里奶奶的小推车干干净净,她戴着干净的围裙,笑着给娃娃递蛋烘糕,和现在判若两人。 其实哪是什么“网红”身份害了她,是她自己把“走红”当成了特权。她忘了,大家一开始喜欢的,是那个手稳、心善、讲实在的摆摊奶奶,不是那个拿着“上过电视”当挡箭牌、连基本卫生都不顾的“网红”。成都街头的小吃摊多了去了,比她火的也有,可为啥有的摊火了好几年,大家还愿意去?因为人家没忘本——该洗的碗一个不落,该换的手套按时换,味道没变,初心也没变。 有个开了十年抄手摊的阿姨说过,“做吃的,就像给自家娃娃做饭,你敢给娃娃用脏抹布吗?”这话多实在。蛋烘糕奶奶的“塌房”,从来不是因为她没文化、年纪大,是因为她丢了做食物最基本的敬畏心——以为靠名气就能留住人,却忘了,再热的网红热度,也抵不过一口不卫生的食物,再深的情怀,也经不住“糊弄”二字。 现在巷口的小推车还在,只是排队的人少了很多。有次路过,看见奶奶坐在小推车后面,看着手机里自己以前的采访视频,眼神有点空。不知道她会不会想起,以前那些围着她喊“奶奶”的娃娃,想起自己一开始说的“就是做点小生意,干净好吃就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