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行动,从而影响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在金砖国家里,印度的搅局已经成了常态。大家想拉更多南方国家进来壮大反霸力量,印度偏要从中作梗,拖着扩员进程不放;俄罗斯力推本币结算、搞去美元化,印度直接站出来否决,说美元才是最稳的,压根不管其他成员国对美元霸权的不满。
上次外长会本来要联合谴责美国的单边关税,结果印度跳出来拿 “经贸豁免” 说事儿,把议题搅黄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它是想趁着中美贸易摩擦,从美国那边接些转移出来的产业链,算盘打得精得很。
上合组织这边更明显,印度压根没把 “反对单边主义” 的共识当回事。青岛那次国防部长峰会,明明是成员国到得最齐的一次,最后却没出成联合声明,就因为印度拒绝签字,理由含糊其辞,说有 “特定国家不能接受” 的内容。
之前上合支持 “一带一路”,它单独拒签;以色列空袭伊朗,其他成员国都发声谴责,印度赶紧撇清关系,说自己没参与讨论。
就连悬了十五年的上合开发银行计划,好不容易等俄罗斯松口,其他国家都同意了,印度又跳出来反对 —— 这银行本来能帮穷哥们绕开带政治条件的美元贷款,用本币搞基建,印度偏要拦着,说到底就是怕中国在组织里的影响力太大。
莫迪这态度,明摆着是在跟美国递橄榄枝,甚至已经成了美国印太战略里的重要棋子。
两国早就搭起了 “双重复兴” 的架子,搞了个军事工业联盟,美国不仅要扩大对印军售,还松口说要卖 F-35 战斗机,连军事基地共享、实时情报互通的协议都签了。
就算美国时不时给印度加征关税,印度在 “马拉巴尔” 军演里还是配合得很,把矛头对准中国。
这种 “挨了打还凑上去” 的姿态,与其说是外交智慧,不如说是想靠着美国的势力抬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可惜没算明白,美国从来都是把盟友当棋子用。
最有意思的是稀土那档子事,把印度的两难处境暴露得一干二净。印度的稀土磁体大多得从中国买,自己连分离提纯的技术都没有,新能源汽车、军工这些产业全指着中国供应。
之前印度企业偷偷把中国稀土转卖给美国军工企业,被中方抓了现行,暂停出口还列了 “不可靠清单”。
现在中印坐下来磋商,中方提的要求很明确:得保证不转售美国,货柜还得装 GPS 追踪。可美国那边又在逼印度加入 “印太稀土联盟”,想绕过中国供应链。
莫迪这下卡住了,要是答应中国,就得罪了美国;要是听美国的,国内产业就得断供,两头落好的美事根本不存在。
其实印度的心思不难猜,莫迪一直想让印度当 “有声有色的大国”,可又没那个实力撑起野心。自己搞不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高端制造也没跟上,只能在大国之间投机。
以为靠向美国就能拿到好处,却忘了美国从来不会真心帮别人崛起,无非是想利用印度在印太地区牵制对手。
而金砖和上合这些平台,本来是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争取话语权的地方,印度偏要拆台,不仅让反霸合作停滞不前,还慢慢失去了其他国家的信任。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莫迪选了贴靠美国的路,就等于放弃了和发展中国家一起推动多极化的机会。
短期看可能能从美国那捞点好处,但长期下来,不仅会被 “全球南方” 边缘化,还得看美国的脸色过日子。毕竟稀土依赖中国、经贸离不开中国市场,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是靠讨好美国就能替代的。
要是哪天美国不需要印度这个棋子了,或者印度在稀土问题上彻底站错队,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莫迪这步棋走得挺冒险,看似选了个 “大树” 靠,实则是把自己绑在了别人的战车上。
发展中国家反霸的浪潮越来越明显,印度非要逆着趋势走,到头来可能既没拿到美国的承诺,又丢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成了个里外不是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