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已经不可能拖走了。一艘二战时期的破船,怎么就在仁爱礁趴了几十年,成了谁都动不了的烫手山芋?这艘叫“马德雷山号”的老登陆舰,在珊瑚礁上已经锈了超过九千天,简直是个奇迹 2025年9月,仁爱礁附近海域的卫星图像上,“马德雷山号”锈迹斑斑的舰体像块烂铁嵌在珊瑚礁上,舰体中部6米长的裂缝在阳光下格外扎眼。 而中国海警“南拖185”号拖船就停在不远处,甲板上的设备随时待命,这艘搁浅9000多天的二战老舰,如今成了中菲南海博弈中最棘手的“钉子户”,谁都动不了,却又谁都不敢放任不管。 1999年5月9日深夜,菲律宾海军把“马德雷山号”伪装成渔船,悄悄驶向仁爱礁。当时这艘舰已经55岁; 从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登陆舰,到越南战争时的浮动基地,再到辗转落入菲律宾手中改名换姓,早就是艘该报废的老船。 可菲律宾海军故意让它卡在浅滩,对外谎称“技术故障”,实则是要在仁爱礁钉下“主权标识”。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国海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却没想到,这一耗就是26年。 2013年,“马德雷山号”的状况已经糟到让人咋舌。海水顺着裂缝往里灌,舰体锈得能徒手掰下碎铁,菲律宾派驻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只能靠塑料布遮挡风雨。 那时有专家提议像美国处理同类搁浅舰那样,拆解后移除,可实地考察后发现,舰体底部早已和珊瑚礁长在一起; 大型拆解设备根本进不去狭窄的礁盘水域,强行动工不仅会让舰体崩解,碎片还会破坏周边生态。 菲律宾也趁机把它当成“主权象征”,国防部长特奥多罗放话“谁动船就是越界”,背后还站着美国,靠着1951年的美菲条约,美军驱逐舰常打着“巡逻”的旗号,在补给时围着仁爱礁转,给菲律宾撑场面。 补给成了这些年最频繁的“交锋点”。2023年2月,中国海警发现菲律宾民船混装建材,用激光照射警告;8月又用水炮拦截试图硬闯的菲方船只,只允许运送食物和淡水。 到2024年6月,双方船只在礁附近发生碰撞,菲方有士兵受伤;9月的水炮对峙更是让局势紧张升级。 最艰难的是2025年5月后,菲方连续90天没成功补给,舰上士兵靠压缩饼干度日,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急得召见中国大使,却又不肯松口让船撤离。 直到9月5日,菲律宾才趁着台风间隙,用小吨位船只运上食品和燃料,完成士兵轮换,可中国海警全程监控,没让一块建材靠近“马德雷山号”。 这艘老舰的“生命力”,远超所有人预期。它原本该在2000年就锈成废铁,可菲律宾为了守住这个“据点”,每年偷偷用小艇运去防锈漆和加固材料,哪怕舰体裂缝越来越大,也硬撑着不让它沉。 反倒是周边的珊瑚礁遭了殃,舰体泄漏的油污和士兵丢弃的垃圾,让一片海域的生态遭了破坏。 中国曾提出“共同拆除、恢复生态”的方案,却被菲律宾以“主权问题”拒绝,他们还拿着2016年所谓的“仲裁结果”说事,可明眼人都知道,那套“以土地主导海洋”的逻辑,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 如今,“马德雷山号”就像根生锈的锚,把中菲南海局势牢牢钉在尴尬的位置上。对菲律宾来说,撤走船会丢了“面子”,还可能影响和美国的合作; 硬撑着又得天天面对中国海警的执法,补给一次比一次难。美国也被这船绑住了手脚,既想给菲律宾撑腰,又怕真和中国起冲突,只能偶尔派舰“刷存在感”。 2025年美菲“肩并肩”军演时,虽然模拟了“登陆救援”,可真到了仁爱礁附近,美军舰也只敢在外围打转。 舰上的菲律宾士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守着这艘随时可能散架的老船,每天看着中国海警船在不远处巡逻,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而中国海警依旧按规矩执法,允许菲方民船运送生活必需品,却绝不允许任何加固船只的材料上舰,毕竟,仁爱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守住这里的主权和生态,才是最根本的事。 这艘二战老舰还能在仁爱礁趴多久,没人说得准。它的每一块锈铁都在诉说着26年的博弈,也证明了国际争端里,最棘手的往往不是坚船利炮; 而是这种看似不堪一击,却又牵扯着多方利益的“烂摊子”。但无论如何,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不会变,仁爱礁的平静,终会在合理合法的解决中到来。 参考资料: 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24年未拖走 仁爱礁波澜再起背后,美国是推手 京报网 2023-08-09 搬不走的邻居,应相向而行 2023-08-19 光明日报 调查显示:菲非法“坐滩”军舰严重损害仁爱礁生态系统 参考消息 2024-07-09
赖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已经不可能拖走了。一艘二战时期的破船,怎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0-11 16:48:32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