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宣布了 10月11日,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罗素·沃特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随着政府“停摆”进入第10天,联邦政府雇员裁减程序已正式启动。沃特在帖文中表示:“裁员已经开始。”但未提供进一步细节。 美国教育部发言人10日证实,该部门已被纳入新一轮裁员范围,预计将进一步裁减人员,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 教育部是特朗普政府拟彻底撤销的机构之一。特朗普上任时,该部门约有4100名员工。到本月1日政府“停摆”时,教育部仅剩约2500名员工。此次裁员被视为白宫推动“缩减联邦政府规模”计划的一部分。 “裁员已经开始”这五个字看着简单,背后却是成百上千个美国家庭的恐慌。华盛顿特区的小学教师莎拉上周还在帮学生申请助学金,这周就收到了“待岗通知”——教育部负责的学生资助项目一旦人员缩减,像她这样的基层协调员首当其冲。她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全家的账单,房贷、孩子的课外班费加起来每月近5000美元,“现在连下个月的奶粉钱都没着落,白宫却连具体裁多少人、补偿方案是什么都不说”。这种模糊不清的政策,比明确的裁员更折磨人,不少雇员只能连夜投简历,可整个联邦系统都在缩编,哪有那么多岗位可接?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喊着“缩减联邦政府规模”,却把刀先架在了最贴近民生的教育领域。要知道,美国公立学校近三分之一的贫困生补助、特殊教育经费都得靠教育部审批发放。去年教育部裁员后,俄亥俄州就有20多所乡村学校因为经费没及时到位,连校车都快开不起来了;今年要是再裁,那些靠助学金才能上大学的低收入学生,可能连学费都凑不齐。反观白宫自己,所谓的“缩减”却没碰过核心部门——国防部的预算今年还涨了5%,连副总统的专机维护费都比去年多了200万美元。这种“选择性缩减”,哪里是精简政府,分明是拿普通雇员的饭碗当政治筹码。 政府停摆10天,早不是“关门大吉”那么简单了。除了教育部,社会保障局的办事窗口也关了一半,佛罗里达州的老人想办养老金认证,得排三个小时的队;国税局的退税审核停了,小商户等着退税周转资金,却被告知“只能等政府开门再说”。更要命的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检查员也被停薪,超市里的进口食品没人抽检,不少家长连给孩子买奶粉都得反复看生产日期。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凑在一起就是民生的“大窟窿”,可白宫眼里好像只有“缩减规模”的政治口号,压根没管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 有人可能会说,缩减政府开支是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可看看美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国债都快突破36万亿美元了,去年光支付利息就花了近6000亿美元,比整个教育部的年度预算还多三倍。真正该砍的是那些冗余的军事项目、议员们的特殊津贴,而不是拿教育、社保这些民生部门开刀。特朗普政府这套操作,就像家里快没钱了,不省点不必要的应酬开销,反而先把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给停了,根本是本末倒置。 现在联邦雇员们也开始反击了,华盛顿的教育部员工上周组织了抗议,举着“我们不是包袱”的牌子,要求白宫给出明确的裁员方案和补偿措施。不少议员也站出来反对,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直接在国会质询:“为什么要让帮学生、帮老人的人失业,却放任那些浪费纳税人钱的项目继续?”可白宫至今没正面回应,只是让预算办公室“再等等”。这种拖延战术,只会让更多家庭陷入困境——毕竟对莎拉这样的雇员来说,多等一天,就多一天没工资的焦虑,而白宫的“等等”,真的等不起。美国政府要关门
美国白宫宣布了 10月11日,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罗素·沃特在社交平
分享星辰
2025-10-11 10:42: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