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开打!美国刚打算“拦路抢劫”,中国的“关门打狗”令就已下达!这不是贸易,而是妥妥的“海盗行为”。当特朗普企图用每吨50美元的“港口服务费”,来打压中国海运时,中国已经准备了一张“天罗地网”,就等着美国货船上套! 要说美国这招有多狠,看看他们10月14号正式实施的新政策就知道了。美国海关直接发了公告,给中国船舶设了三重“盘剥”标准: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按每净吨50美元收费;中国造的船更过分,要么按每净吨18美元收,要么按每个卸货集装箱120美元算,哪个高就按哪个来;就连汽车运输船这类特种船,都要按每净吨14美元交钱。 一艘10万吨级的货轮跑一趟美国港口,光这笔额外费用就得掏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500万,这钱最后还不是转嫁到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头上,相当于给中美贸易额外加了4%的关税。 他们打得什么算盘谁都清楚,正常竞争根本拼不过中国造船业——全球53%的新造船订单都攥在咱们手里呢,就想靠收费抬高中方成本,逼着航运公司不用中国船,转头买美国造的高价船。可美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5倍,10000TEU集装箱船咱们造只要1.2亿美元,他们造就得花6亿,这如意算盘也太不把市场当回事了。 美国这边算盘打得噼啪响,可全球航运圈早就炸了锅。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直接站出来泼冷水,说已有的中国造船舶根本不可能退出全球船队,真要是那样,全球运力得短缺一大块,最后只会让航运成本疯涨。 世界航运理事会更直白,警告说这政策可能让每个集装箱成本增加600到800美元,美国出口成本直接翻倍。达飞海运这些巨头都急了,说这招会给所有承运商带来大麻烦。可美国不管这些,还逼着船公司在抵港前三天就得通过财政部平台交钱,不交钱就不让装卸货物、不放行船舶,简直是把“海盗行为”写在了脸上。 就在美国还在为收费政策造势的时候,中国的反制已经落地生根了。中国国务院9月29号直接修订了《国际海运条例》,新增的反制条款当天就生效——比美国的政策足足早了两周,这显然不是临时抱佛脚,早就算准了他们会来这一手。 新条例里的招数全打在要害上,搞的是穿透式监管,不管船舶挂哪国国旗,只要背后沾着美国资本,就得按中国的规矩来。美国收50美元,中国直接对等收费,不光如此,美资船舶想用优先靠泊权? 没门;美国航运公司想做中国的代理业务?直接挡在门外。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美国航运企业瞬间懵了,原本想卡别人脖子,结果先被卡住了在华业务的命脉。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早就开始布局“后路”,根本不靠美国市场活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今年前九个月的班列发运量都破百万标箱了,钦州港东站到发货物同比涨了29.7%,重庆的化工材料、柳州的汽车通过这里出海,比走东部港口快十天,还能省10%的物流成本。 咱们新增的国际航线大多瞄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光2025年上半年对东南亚的造船出口就涨了27%。反观美国港口,已经出现“大船绕行、小船拥挤”的前兆,洛杉矶港10月吞吐量预计环比下降12%,那些靠港口吃饭的物流岗位都要保不住了。 美国卡车运输协会更着急,警告说港口作业一受阻,全美供应链都得乱套,感恩节旺季的商品库存可能要少15%到20%。 其实美国自己也清楚这招损人不利己。外交部早在3月份就提醒过他们,征收港口费只会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供应链,还会加剧美国国内通胀,最后根本振兴不了造船业。 现在果然应验了,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他们60%的农产品出口靠海运,成本一涨,农场主的利润直接被挤压。更讽刺的是,BIMCO早就指出,美国进出口占全球海运贸易的12%,重塑海运贸易的后果,对美国自己的影响比其他国家大多了。 船公司已经开始调整策略,把中国造的大船转移到亚欧航线,增租韩国造的船跑美西航线,美国想抢市场,反而把自己的市场拱手让人了。 中国这边还在加码布局,沪东中华船厂都交付全球首艘甲醇动力的14000TEU集装箱船了,在绿色船舶领域抢得先机;中欧班列前三季度开行量涨了34%,西安、重庆这些枢纽还开通了“海运转铁路”通道,陆海联动的网络越来越密。 美国想靠单边政策卡住别人的脖子,却忘了供应链是活的,企业会用脚投票找成本最低的路,消费者更不会为政客的野心买单。 这出“海上收费战”打到最后,只会让美国自己吞下通胀加剧、港口萧条、产业空心化的苦果,而中国早已经沿着一带一路的航线,开辟出了更广阔的天地。
果不其然,中国要反制美国了,将对美船舶收取港务费,4天后生效。但是消息刚出就有人
【1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