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枫牺牲后,没人为她收尸料理后事,当时通知了阿菊,但她怕被牵连,没敢去!之后被拉

文史啊旺 2025-10-09 22:59:20

朱枫牺牲后,没人为她收尸料理后事,当时通知了阿菊,但她怕被牵连,没敢去!之后被拉到医学院做了解剖,就草草火化了! 说起朱枫这个人,很多人可能没啥印象,但她在那个年代干的事儿,绝对是硬核的。她本名朱贻荫,1905年出生在浙江镇海一个鱼商家庭,那时候家里条件还行,她是老幺,从小跟着爸妈在码头边转悠,帮着挑鱼篓啥的。早年上学时赶上五卅运动,她刚进宁波女子师范,就跟着同学上街游行,喊口号分发传单,从那以后就一步步卷进地下工作。毕业回镇海,她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秘密串联同志,传递消息,那时候她已经开始用化名活动了。 抗日战争爆发,她卖掉家里的绸缎首饰,凑钱支援部队,1938年正式加入新四军,在湖北安徽一带转战,负责后勤,办书店搞情报。1945年入党后,她去重庆开钱庄,表面上做生意,暗地里联络进步人士。婚事上,她先嫁给陈绶卿,那人早逝,留下个闺女陈志毅,小名阿菊,才七岁,她就把阿菊拉扯大,当亲生的。陈家那会儿家境一般,她一边带孩子,一边继续地下活动,教阿菊识字,帮她找活路。1940年代,她又和朱湛之结合,生了女儿朱晓枫和儿子朱明,对阿菊还是不偏不倚,全家像一家人。 解放前夕,朱枫接到组织任务,去台湾传递情报。那时候两岸刚分,她在香港带着小儿子,朱湛之在上海带朱晓枫和阿菊的信件。她知道这趟凶险,写了十三封家书,字里行间全是盼团圆的心思。本来计划上船回大陆,但任务紧,她改道台湾,还给朱晓枫写信,让她在上海医学院请假来广州见一面。朱晓枫那会儿正备考,没当回事儿,以为母亲又在说团圆,就没去,后来这成了她一辈子的心结。1949年11月25日,她化名朱谌之,带着婴儿外孙的照片,登船赴台,名义上是探望阿菊和外孙。 到台湾后,她住进阿菊家,表面帮着做生意,实际以这儿为据点联络同志。阿菊丈夫王朴在国民党那边有份差事,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她小心翼翼避开耳目,传递了重要情报,包括国民党军事情报啥的。可惜好景不长,1950年4月,她被叛徒出卖,在台北被捕。国民党审了她两个月,严刑拷打,她一口咬定自己是商人,啥也没招。6月10日下午4点半,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她和国民党几个将领一起被枪决,中了六枪,当场没了气。那年她45岁,正值壮年。 枪决后,国民党当局把尸体拖走,按惯例先送到极乐殡仪馆,让家属认领。没人来领,就地处理。那年代台湾对这类政治犯,遗体要么直接火化,要么部分送去医学院用作解剖教学,完了再烧成灰。朱枫的尸体就落了这后一个下场,被拉到医学院,学生们拿来练手,切开检查,学解剖知识。过程简单粗暴,没人管身份,完了裹上布就推火化炉,灰烬装盒搁那儿。她的骨灰盒编号先是233,后来改成77,名字还写错成朱湛文,扔在台北南郊富德公墓的无主区,和几百个类似盒子堆一块,蒙灰尘,几十年来没人问津。 当局通知了阿菊,她是朱枫名义上的女儿,又住台北,本该去料理后事。阿菊夫妇早被捕关了几个月,放出来后日子更难过。王朴丢了工作,全家靠她缝缝补补过活。听说朱枫的事儿,阿菊先是伤心,跑去军法处求情,说要收尸领遗物,处长点了头同意。可真到时候,她没去。怕啥?怕牵连。 那时候台湾白色恐怖正严,国民党抓人没商量,一家子沾上共产党边儿,就全完了。阿菊家本就因为朱枫被盯上,关押后出来还得低头认罪,改名换姓,王朴叫王昌诚,她自己后来叫陈莲芳。领遗物的事儿拖了三个月,当局又催,她还是没动静。从那以后,他们彻底断了和朱枫的联系,户籍档案全改了,躲着大陆亲戚,二十多年不回乡,连朱晓枫的信都不回。就算晚年有人上门问,她也一口咬定朱谌之是共匪,跟自己没关系,一家子都是国民党。搁谁身上都得这么想,那时代活下去不容易,保全家人是本能。 朱枫的牺牲,在大陆这边是秘密,好几年才传开。朱湛之带着朱晓枫在上海过日子,小儿子朱明在香港打工,全家散了架。朱晓枫毕业进医院工作,结婚生子,但总惦记母亲的下落。2003年,她托台湾作家徐宗懋帮忙找骨灰。徐宗懋跑了好几年,筛查档案,访谈老同志,先找到阿菊。那会儿阿菊85岁,在疗养院,王朴早没了。她起初翻脸不认,徐宗懋拿出委托书,她才松口,说尸体是政府处理的,没多说。徐宗懋没纠缠,继续挖,2009年底,有个宜兴人潘蓁在辛亥第二殡仪馆翻名册,看到朱湛文这名字,觉得像朱谌之,就邮件给朱晓枫。核实后,果然是。公墓那边堆了三百多个无主盒,朱浤源教授带人翻了几个月,2010年5月6日在角落找到77号,盒上刻着朱谌之。 手续办起来不简单,两岸得协调,海协会海基会出面,证明母女关系,用朱晓枫的读书档案啥的。朱晓枫年纪大了,把事儿交给女婿李扬,专机接。2010年12月9日中午,台湾中国生命集团董事长刘添财捧着骨灰盒,坐长荣航空从台北飞北京。机场贵宾厅临时搭灵堂,民政部官员接手,蜡烛点上,家属鞠躬。骨灰搁八宝山,朱晓枫一家商量,安在镇海老家。2011年清明,入土海宁,六十年的漂泊,总算落脚。

0 阅读:1064

评论列表

张绍华815

张绍华815

14
2025-10-10 09:16

朱枫先生千古!永远的巾帼英雄![作揖]

漫.辛

漫.辛

7
2025-10-10 12:08

英烈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诚毅

诚毅

6
2025-10-10 10:45

文章写得好!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