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日本担心被中国清算,高市早苗态度有变,不敢拜神社,害怕起冲突。 在日本政坛,高市早苗的名字一向与“强硬”二字紧密相连。这位以对华鹰派姿态著称的政治人物,在不久前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邻国的神经。 然而,选举尘埃落定后,一个出人意料的信号却从她所在的阵营传出,让外界纷纷侧目。 据日媒报道,高市早苗似乎正在重新审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参拜靖国神社。态度的转变背后,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那便是对“清算”的担忧,以及对引发直接冲突的忌惮。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被视为追悼战亡者的地方,但在中、韩等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眼中,它因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而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任何在任首相或高官的参拜,都会立刻点燃邻国的怒火,演变成严重的外交风波。高市早苗作为保守派的政治明星,过去在这一问题上向来立场坚定,她的突然“软化”,自然不是无的放矢。这背后,是一盘正在重新计算的棋。 就在10月7日,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与高市早苗进行了一次会谈。公明党作为自民党的执政盟友,其政治立场相对温和,一向主张与亚洲邻国保持稳定关系。 在这次会谈中,高市早苗亲口承认,如果她执意参拜靖国神社,极有可能将事态升级为重大的外交问题。她担心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强烈反应,还有俄罗斯和朝鲜可能采取的联动行动。 这种“清算”并非指代具体的军事打击,而是一种复合式的压力:可能是经济上的制裁与反制,可能是外交上的孤立与围堵,也可能是军事上的针对性威慑升级。对于资源匮乏、经济外向型程度极高的日本而言,任何一环的断裂都可能是致命的。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近些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影响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日本或许还能仗着日美同盟的庇护,在历史问题上采取一些边缘策略。 但现在,当中国的航母编队一次次驶出西太平洋,当中国的经济决策足以影响全球供应链时,东京的决策者们不得不掂量一下挑衅的代价。 高市早苗的犹豫,恰恰是这种实力变化在政治人物心理上的投射。她所代表的,可能是一部分日本政客开始意识到,过去的强硬姿态在新的力量格局下,可能不再是“勇敢”,而是“鲁莽”。 更深层次看,高市早苗态度的转变,也反映了日本国内政治的微妙平衡。自民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既有像她这样的强硬派,也有大量主张务实外交的温和派。 而公明党这样的盟友,更是扮演着“刹车片”的角色。当强硬派的政策可能危及国家整体利益时,这些内部力量就会出来纠偏。 高市早苗与齐藤铁夫的会谈,与其说是个人观点的交流,不如说是党内及执政联盟内部力量博弈的结果。她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邻国的反应,还有国内政治伙伴的支持,以及日本工商界等对稳定中日关系的期盼。 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在一个力量对比正在迅速变化的时代,日本应该如何自处?是继续紧随美国的战略步伐,在对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是寻求一种更加独立、更加务实的生存之道?高市早苗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退缩”,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一个信号。 它预示着日本的对华政策可能正在进入一个重新评估和调整的时期。这究竟是战术性的暂时妥协,还是战略性的方向转变?未来的日本,将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做出怎样的抉择? 这恐怕不仅是日本政治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持续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件事,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日本防卫省官员担心爆发战争,希望民众不选高市早苗】日本自民党总裁选即将开始
【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