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麒元提出:“清算日本,去军事化,必须 20 年内完成,不能逾越百年。” 这一观点的背景,是日本右翼势力代表高市早苗当选后,其公开言论与政策倾向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中潜藏的军国主义倾向。 卢麒元认为,高市早苗的上台,并非偶然,而是将日本国民骨子里未彻底根除的军国主义潜意识显性化,这种倾向若不及时遏制,可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从历史维度看,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行径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中国抗战历时 14 年,付出 3500 多万同胞伤亡的巨大代价,这份苦难记忆容不得丝毫淡化。 如今,日本在军事领域的动作已显现风险信号:2024 年日本防卫预算突破 GDP 的 2%,创战后新高,且明确将 “反击能力” 纳入国防政策,实质是突破和平宪法限制。 其不断扩充军备,引进美国 “战斧” 巡航导弹、升级 F-15 战机,甚至在西南诸岛修建军事基地,这些举动与二战前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路径存在相似之处,不得不引发警惕。 卢麒元强调 “从心理和物理进行强拆”,核心是双重层面遏制军国主义复苏。 心理层面,需推动日本社会正视历史,彻底清算二战罪行,而非通过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方式美化侵略历史,只有让正确的历史观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源上消除军国主义滋生的土壤。 物理层面,就是严格落实去军事化,限制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规模与范围,禁止其拥有进攻性武器,确保日本军事力量始终处于防御范畴,不能再次 “武装到牙齿”。 “20 年内完成去军事化,百年内彻底解决” 的时间限定,并非随意设定。 20 年的短期目标,是基于当前日本军国主义倾向初显的现实,需抓住关键窗口期及时干预,避免局势失控;而百年的长期目标,是从二战胜利(1945 年)算起,在百年节点(2045 年)前彻底解决日本军国主义遗留问题,为亚洲乃至全球和平筑牢防线。 这一主张的本质,是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与和平成果。 二战后形成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明确规定了日本必须放弃侵略所得领土、实施非军事化,这些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的基石。 如今,日本右翼势力试图突破这些限制,若放任不管,不仅会伤害曾遭受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更可能打破地区战略平衡,引发新的安全危机。 世界和平来之不易,中国作为二战受害国与负责任大国,有责任也有义务推动国际社会重视日本军国主义复苏问题,共同采取行动遏制风险。 卢麒元的观点,本质上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和平的郑重守护,“对日须拔牙” 的比喻,形象地指出了必须彻底清除日本军国主义这一威胁和平的 “隐患”,不能留有任何后患。 事件最新情况:2025 年 10 月 9 日,亚洲多国学者联合发表《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苏》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日本军事动向的监督,严格落实二战后国际文件对日本的约束条款。 同日,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敦促日本正视和深刻反省历史,停止任何危害地区和平稳定的举动。 信源:卢麒元微博——2025-10-5 11:59发布于广东
日本的国际形象很差吗?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