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又一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一次,不是因为她在日本政坛的强硬作风,也不是因为她标志性的民族主义立场,而是因为她“反华”形象是否真能带她走得更远,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10月7日晚发表评论,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高市这条“反华路线”到底能走多远? 这个问题其实不只是问给她一个人听的,更像是问给整个日本政坛,特别是自民党内部那些正在权力重构中的政治人物。 先不急着下结论,咱们先看看高市早苗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她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这个身份本身就足够吸引眼球了。 但相比起性别带来的象征意义,更引人注目的是她身上那种延续自安倍路线的保守色彩,尤其是对外政策上非常鲜明的右倾立场。 很多媒体甚至没等她坐稳首相位子,就已经给她贴上了“安倍接班人”的标签。可问题是,这个标签到底是助力还是包袱,没人敢说得准。 高市的“反华”立场并不是新鲜事。从担任总务大臣时期开始,她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中国的“安全担忧”,而且几乎每一次都能引起媒体的热议。 她在多边安全会议上频繁提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话听起来比较刺激,但背后其实是想表达日本对区域安全格局的焦虑。 关键是她的这种表达方式,让她在国内获得了一部分保守派选民的支持,但在国际社会中却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当下中日关系本就处于一个微妙阶段,她的表现很容易被解读为挑衅。 不过,单靠“反华”这张牌,高市很难在日本政坛走得太远。现在的日本,经济问题才是压在政府头上的大山。通货膨胀、工资增长缓慢、老龄化。 还有年轻人对未来的普遍焦虑,这些都是她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不管她的外交立场多么强硬,选民真正关心的还是电费有没有涨、孩子的教育有没有保障、养老金够不够用。 她如果不能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经济振兴方案,再强硬的对外政策也只是空中楼阁。再说回自民党这个老牌政党,这两年在民意支持率上可谓是跌跌不休。 安倍之后,自民党一度陷入领导力真空,岸田文雄的中庸路线虽然在党内维稳,但在选民层面并没有激起太大波澜。 高市的强势上位,某种程度上是填补了这个空位,但她是否能真正带动自民党重新获得民众信任,目前还看不到太多迹象。 《联合早报》评论指出,她真正的考验其实不是外交上的对抗姿态,而是如何重建选民对自民党的信任。这个判断非常准确,因为政治人物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解决问题。 高市如果老是盯着外部威胁看,就很容易忽视国内真正的痛点。所以说,高市早苗的“反华路线”到底能走多远,不是看她喊得多响。 而是看她能不能在复杂局势中找到真正有利于日本发展的道路。这条路,不是靠标签和口号铺出来的,而是靠政策和执行力一步步走出来的。 现实不会给她太多试错的机会,毕竟选民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她现在要做的,恐怕不是继续重复那些耳熟能详的强硬立场,而是拿出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人看到她除了立场,还有能力。 参考资料:高市早苗当选后发声,对华政策会有多强硬? 2025-10-04 20:30·澎湃新闻
【日本防卫省官员担心爆发战争,希望民众不选高市早苗】日本自民党总裁选即将开始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