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回应小伙与女友吃饭被铐走》 青岛这起执法乌龙看得人五味杂陈。餐厅里正吃饭

帅气的坤坤哦 2025-10-08 00:47:58

《警方回应小伙与女友吃饭被铐走》 青岛这起执法乌龙看得人五味杂陈。餐厅里正吃饭呢,突然被手铐带走,哪怕5分钟就道歉,那种当众被围观的窘迫和恐慌,恐怕好久都忘不了。这事儿让人揪心的不是“抓错了”,而是本有太多机会能避免这场尴尬。 没人否认警方找失踪孩子的初衷是对的,可流程上的疏漏实在太明显。人脸识别把二十多岁姑娘认成13岁孩子,这本身就是技术预警信号,为啥不先现场问问年龄、看眼身份证?非要跳过最基础的核实,直接上手铐。更关键的是,电话被拉黑后,除了反复拨打就没别的招了吗?发个带认证的短信,或者联系属地派出所上门核实,不都比当众执法更稳妥? 去年最高法刚发布过国家赔偿的指导性案例,明确了执法行为造成损害得依法赔偿,这说明规范执法、保障权益早有明确导向。这次虽然没造成重伤,但当众戴铐带来的名誉损失,显然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完全抹平的。小伙要走监控视频,大概也是想给自己留个凭证,这份谨慎真的很能理解。 更值得深思的是背后的信任困境。小伙拉黑电话是反诈教育的“成果”,可警方没能提供让公众放心的核验方式,又成了沟通的“堵点”。技术是帮手上,不是裁判官,人脸识别再方便,也得配上人工复核的“安全阀”;执法再紧急,也不能丢了亮明身份、说明事由的基本流程。 好在警方纠错够快,但“知错就改”之后更要“举一反三”。比如给警务电话加个统一可信标识,让大家不用怕诈骗;再比如明确技术结果的使用边界,达不到极高相似度就不能启动强制措施。 说到底,公众期待的不是完美执法,而是有温度、守规矩的执法。找孩子的急可以理解,但无辜者的尊严更该被守护。希望这次的乌龙能真正推动流程优化,让下次的紧急行动,不再变成谁的无妄之灾。

0 阅读:1578

评论列表

说法论理

说法论理

10
2025-10-08 07:49

执法程序不合规应当追责是关键,权利是要关到笼子里

随风而去

随风而去

3
2025-10-08 18:23

如果能够现场询问核实一下就不会闹乌龙了

心淡如水

心淡如水

1
2025-10-08 08:36

根其实就在电话咋骗,电信诈骗其实不应该当成咋骗罪,而是应该以危害国家安全罪来,最高应该是立即执行的死刑

雨夜星空

雨夜星空

2025-10-08 08:43

确实是执法程序不合规,像这样到现场应该先核实两人的身份,而不是直接拷走,人又没反抗。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2025-10-08 09:04

全社会的安全是需要代价的,安全从来不是免费的,总会有极个别的人会被冤枉

帅气的坤坤哦

帅气的坤坤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