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军事对峙中,中国遇到的一个难题是我们的常规武器无法打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能

凡之谈世界 2025-10-08 00:07:00

在中美军事对峙中,中国遇到的一个难题是我们的常规武器无法打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能借助环绕中国的军事基地,用常规武器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攻击。 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让人憋屈的,相当于人家把枪炮架在了咱们家门口,自己却躲在安全区里随时能扣扳机,咱们手里的家伙事儿却够不着对方老家,只能在自家院子里来回设防。 美国这布局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一圈军事基地跟串糖葫芦似的把中国围在中间,从韩国的乌山空军基地、日本的冲绳嘉手纳基地,再到菲律宾的克拉克基地,还有第二岛链上的关岛安德森基地,密密麻麻全是据点。 这些基地里藏的宝贝可不少,F-35 隐形战斗机、AGM-158 远程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样样齐全,随便拿出一样,射程都能轻松覆盖中国东部沿海甚至内陆腹地,真要动手根本不用把部队拉太远,从基地里直接就能发起攻击。 咱们这边的情况就有点被动了,常规武器的 “胳膊” 确实没人家长。不管是巡航导弹还是弹道导弹,常规型号的射程大多就几千公里。 最远的东风 - 26 能摸到大洋上的航母和关岛基地,但要打到美国本土还差得远 —— 毕竟隔着个太平洋,直线距离都上万公里,常规武器根本飞不了那么远。 战斗机也是一样,歼 - 20 够先进了,隐身性能强还能远距离锁定目标,但作战半径撑死了两千多公里,飞到太平洋中间就得往回返,连美国西海岸的影子都摸不着。 就算福建舰航母配上歼 - 35 舰载机,作战半径能往外延伸一截,可离美国本土还是差着好几千公里,常规舰载武器照样够不着。 美国仗着这些基地,常规威慑玩得挺溜。今天派几架 F-35 从嘉手纳起飞,到南海晃一圈就回去;明天从关岛调几枚巡航导弹,搞个实弹演练给咱们看。 他们心里门儿清,咱们的常规武器打不到美国本土,顶多就是能瘫痪他们靠近中国的几个基地,伤不到根本。 可咱们不一样,得时刻盯着周边一圈基地的动静,东边要防着日本、韩国的美军,南边要盯着南海周边的据点,西南方向还得留意印度洋上的动向,防守面铺得太广,压力自然小不了。 更头疼的是美国还会玩花样,搞所谓的 “分散部署”,把武器和人员拆开到不同基地,就算咱们集中火力打掉一两个点,剩下的还能接着发动攻击。 他们的航母战斗群也能跟着配合,3 艘常驻亚太的核动力航母,每艘能搭 70 架舰载机,理论上一天能发起上千架次打击,虽然弹药储备撑不了太久,但靠着就近的基地补充,续战能力比咱们强不少。 咱们的反介入体系在周边确实管用,500 多枚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能织成火力网,无人机和隐形战机也能掌控周边空域,可这些都是 “家门口的本事”,没法转化成对美国本土的常规打击能力。 这种不对称的局面直接拉低了咱们的常规威慑力。美国敢在军事对峙里动不动就秀肌肉,就是吃准了咱们没法用常规武器反击到他们本土,顶多就是互相摧毁周边设施,他们本土能安安稳稳的。 可咱们要是真跟他们发生常规冲突,本土的工业设施、交通枢纽都可能遭到来自周边基地的打击,损失比他们大得多。 核力量虽然能形成终极威慑,但那是压箱底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常规对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等于少了一张能直接打疼对方的牌。 咱们也在想办法补短板,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能让舰载机更快起飞,歼 - 35 满油满弹升空后作战半径更大,空警 - 600 还能把预警范围拉得更远,这些都是在往远海走。 但远海作战能力跟能打到美国本土是两码事,就算航母编队开到大西洋,常规武器的射程还是差着一截,更别说美国本土还有层层防御网。 火箭军也在升级装备,可常规弹头的射程瓶颈不是短时间能突破的,真要搞出能跨太平洋的常规导弹,技术难度和成本都得翻好几倍。 说白了,这就是美国占了先一步布局的便宜,加上地理上的天然距离,把常规打击的优势攥在了手里。 咱们现在的常规力量更像是 “看家护院” 的好手,能把家门口的敌人赶跑,却没法跑到对方家里去反击。 这种局面让美国在军事对峙中多了不少底气,也给咱们的防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麻烦。 不是咱们没进步,只是打破这种不对称得慢慢来,眼下这难题还得继续面对,毕竟想要让常规武器够到美国本土,光靠喊口号可不行,得真刀真枪地搞研发、建平台,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事儿。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